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

人生在世,当有高尚的追求。如世间菩萨,精进求佛道,慈悲救众生,以四弘誓愿为目标,事事以损己利人为趋向,虽粉身碎骨,不退不悔,这是菩萨的行持。

——嵩山老释

"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问:师父好!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我经常在生活中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和别人不同导致的嗔恨。总觉得对方没有站在诚实、正义、负责的立场上去思考,做事。比如:年终单位要评先进集体,领导想争取一下,我按照领导的要求做了工作成绩统计表,但领导认为素材不够充分,要把本来属于正常工作程序中的环节单独拿出来做为更突出的工作成绩进行表述,我不认同这种做法。我认为,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不能为了争荣誉夸大事实。但我没有跟领导正面辩论这个事,只是表述了我的观点。但我心里不舒服,觉得领导是为了争荣誉在编业绩。类似这样你事还有很多。我不想总因为这样的事心生怨气,但遇到事情总是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吐不快。请您开示:如何化解?我应该畅所欲言吗?答:“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角度、位置不一样,视角和意见都不一样。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的见解,都是知见,都是我执。

■自心是佛

问:人人本具佛性,佛陀在菩提树下惊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为何我们却不能证得?答:信为先,一切疑虑,只因不能直信,不信“自心是佛”,半信半疑,故不能证得。佛法其实很简单,是平平常常的真实道理。这个道理简单到我们不敢相信有这么简单。我们这么复杂的心,想要了解这么简单的事,实在太困难了。一学僧问证空禅师:“古代修行的人在修行过程中,达到什么境界算是修成?”证空禅师回答:“修成的境界就像贼入空室。”禅门常讲贼心,贼心不能止息,就会找来找去,贼心如能当下即歇,歇即菩提。其实我们都有一颗“贼”心,贼心不死,一直以为有所得,随着习气惯性在打转,东找西寻,想东想西,胡思乱想,把问题想复杂了,不能直截了当,直下承担。

■功德

问:方丈您好,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如能赐教不胜感激,佛教里有许愿池吗?类似很多寺院里有一个池子大家扔钱许愿,或者一个吉祥物,大家扔钱许愿,这个钱能算作香油钱吗?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我看到上海有个人因为捡拾了这些钱被拘留了,从我有限的认知中认为佛教没有这种收香油钱的方式,所以这个钱不算香油钱。不知我的认知对不对,如方丈有时间请赐教,谢谢!

答:寺院是靠十方供养的,不管是功德箱、香油钱、还是寺院里面的许愿池,都是十方对庙堂的功德。可以选择行善或布施,也可以资助或放生等,这些都是行善的表达方式。只要发心为寺院、为十方,或者是为众生的,都是功德。心里敞亮了,布施、许愿、助印,乃至合十都是一种功德。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问:师父,按佛教或禅宗的观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答:还是看自己的心,发心和愿力。世间法的意义,是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立功、立德、立言等。出世间追求的是清净、智慧和解脱,追求的是没有烦恼,心安,自在等。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问:师父,请教《金刚经》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每相是指什么呢?阿弥陀佛!

答:最美如是,最丑也如是;相,由心所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对我、对人、对众生、对寿者所产生的执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并非有相的实体,即见如来。

点击“阅读原文”,看师父心中的少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jj/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