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Q药网”   中药药性(又称中药性能):广义—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和属性   包括中药的功效与主治、有*与无*   狭义—是指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等   (一)中药四气   中药四气(又称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

作用点

现代研究

多数寒凉药

多数温热药

中枢神经系统

结论

抑制

兴奋

指标表现

兴奋性递质NA、DA

抑制性递质5-HT

痛阈值、惊厥阈值

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

自主神经系统

结论

抑制

兴奋

指标表现

自主神经平衡指数

交感神经--β受体功能

能神经—M受体功能

细胞内cAMP/cGMP水平

内分泌系统

结论

抑制

兴奋

指标表现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能量代谢

结论

抑制

增强

指标表现

Na+,K+-ATP酶活性(钠泵)(红细胞膜、组织)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产热)

注:↓代表抑制或降低;↑代表兴奋或促进

(一)中药四气的临床应用、功效及代表药物

四气

(四性)

临床

功效

进行现代研究的代表药物

寒凉

减轻或消除热证

清热、凉血、泻火、滋阴、清虚热

中枢神经抑制:金银花、板蓝根、钩藤、羚羊角、*芩、龙胆草、*连、*柏、连翘、生石膏、知母自主神经抑制:*连、苦参、知母、生地或龟甲内分泌下调:龟板能量代谢减弱:龟板;生石膏、龙胆草、知母、*柏方;*连解*汤;*连;知母(知母菝契皂苷元—典型的钠泵抑制剂)

温热

减轻或消除寒症

祛寒、温里、助阳、补气

中枢神经兴奋:麻*、麝香;附子、干姜、肉桂;温性补气药(*参、*芪)自主神经兴奋:附子、肉桂内分泌功能增强:附子、干姜、肉桂方;或*参、*芪方;或附子、干姜、肉桂、*参、*芪、白术方;温阳方药(附子、肉桂、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鹿角片)能量代谢增强:附子、肉桂、干姜方;鹿茸;温阳方药(附子、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等);吴茱萸;淫羊藿

中药四性的现代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作用

温热药

寒凉药

中枢神经系统

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具有中枢抑制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

提高交感神经—β受体功能降低 能神经—M受体功能升高细胞内cAMP/cGMP水平

降低交感神经—β受体功能增强 能神经—M受体功能降低细胞内cAMP/cGMP水平

内分泌系统

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

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

能量代谢

增强能量代谢

抑制能量代谢 

(二)中药五味

五味

功效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药物分布举例

能散、能行:发散、行气、活血、健胃、化湿、开窍等功效

挥发油为代表其次为生物碱、苷类

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

解表药:麻*—挥发油(左旋α—松油醇)、生物碱(麻*碱)——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体祛风湿药:秦艽—生物碱(秦艽碱甲)——抗炎、镇痛、解热

能补、能缓、能和,补虚、缓急止疼、缓和药性和药味等功效

以糖类、蛋白质、 酸、苷类等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

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神经系统、缓解平滑肌痉挛等

补虚药:①*芪—*芪多糖和*芪皂苷甲—增强免疫功能②人参—人参皂苷Rb1和Rg1—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人参—人参皂苷Rg类—兴奋中枢,Rb-抑制中枢③甘草—甘 和多种*酮类成分—缓解平滑肌痉挛—“缓急止痛”功效

酸、涩

收敛、固涩:敛肺、止汗、涩肠、止血、固精、止泻等功效

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涩味药主要含鞣质

收敛、止泻、止血、抗炎、抗菌等

收涩药:①诃子、石榴皮、五倍子—鞣质—收敛止泻、止血;②乌梅—酸性条件下—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止血药:槐花—芦丁、槲皮素、鞣质—止血

能泄、能燥: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等功效

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其次为挥发油、*酮等

抗菌、抗炎、杀虫、止咳平喘、致泻、止吐等

清热药:①*连、*芩、*柏、北豆根、苦参—生物碱—抗菌、抗炎、解热;②栀子、知母—苷类—抗菌、解热、利胆理气药:陈皮—挥发油、生物碱、*酮苷类—调节胃肠平滑肌、祛痰、平喘、抗菌活血药:莪术—挥发油—抗肿瘤、抗血栓、抗凝血、抗菌、抗病*

能软、能下:软坚散结或泻下等功效

主要含有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

抗肿瘤、抗炎、抗菌、致泻,影响免疫系统等

化痰药:昆布、海藻—碘—瘿瘤(单纯性甲状腺肿)泻下药:芒硝— 钠—容积性泻下

休息一下做做题

1.理气药治疗气滞、气逆证的代表药理作用基础是

A、利尿

B、调节胃肠运动

C、降压

D、利胆

E、抗溃疡

2.具有抗惊厥作用的中药主要归经是

A、肺经

B、肝经

C、胃经

D、肾经

E、心经

[3-4]

A.抗炎

B.镇静

C.利尿

D.解热

E.利胆

3.理气药主要药理作用

4.祛风湿药主要药理作用

( 

责任编辑:杨小米

官方Q群:

版权声明:转载请联系qyw

wecareinfo.







































白癜风疾病
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yx/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