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燕子

周末天气特别好,碧空如洗,估摸着老家南马村的桑葚要成熟了,便驱车回家,一路清风吹拂,空气清新,心情挺好,或许是因为好久没回家了的缘故吧!

老家兴平南马村美丽乡村建设这几年也是如火如荼,净美庭院工作也全面展开,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路面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真是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我是很喜欢这样的田园生活的。村里南马小学门前,几个孩童玩的很高兴,不禁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那些趣事。村委会十字,有几个收购桑葚的客商在等着农户,村里人把从地里刚摘下来的桑葚在这里售卖,确实方便了不少。说到这里,给大家插播一下我们村子村名的来源。相传,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项羽在三分关中的时候自称西楚王,他为了解除心腹之患,就把刘邦封为汉王,贬到汉中以南,又封秦朝降将章邯为雍王,掌握咸阳以西的地域,建都废邱(今兴平南佐),以便阻堵刘邦。楚汉相争时期,雍王章邯曾经在这里设立练马场,以后人们就习惯把这个村子称为“南马张村”,因该村位于练马场的南边,叫南马张村,练马场的北边村叫北马张村,简称南马村。有没有感觉很厉害?通过一个窄窄的小巷子,就到了地头,忽然有一种桃花源的感觉,豁然开朗,蓝天之下,成片的桑树让人很是喜欢。我赶紧带上手套,走进地里开始采摘,忽然一下子回到小时候,那时候也是这样在地里摘桑葚,只是时过境迁,顿时勾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地头田间,两个小孩子,一边吃桑葚一边玩,很是开心。再补充一下我们村子的一些情况。我们村子村民姓氏以魏、马等姓为主,王姓在村子也有分布,但是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其中魏、马姓为原住民,其余各姓来历不清。20世纪九十年代,村民自发集资修建了三座规模不大的庙堂,即娘娘庙、黑虎庙和菩萨庙。农历正月十一日是南马传统的“灯笼会”,农历九月十九日是南马独有的“关爷会”,也叫“重阳节”会。

没有及时采摘的桑葚,掉在地上坏掉了,很是可惜。

经过努力,不一会儿就摘了一小篮子,我一边吃一边摘,桑葚味道非常甜美。说起来桑葚,大家并不陌生,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桑葚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也可来泡酒。具体成熟时间各地不一样,南方早一点,北方稍迟一点。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种植桑葚其实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经过一年的辛苦,五月初,桑果慢慢成熟,一直持续一个月,这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泡在地里,摘的早了会太酸,太晚了就会落在地上坏掉。在地里摘桑葚让人腰酸背痛,价格低波动也让人很是苦恼。因为桑葚本身的缘故,不易储存,所以当天摘下来的桑葚要及时卖掉,这就给劳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食用桑葚有滋阴补血、补肝益肾、生津止渴、乌发明目的功效。你如果想吃到新鲜美味的桑葚,不妨联系杨亚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cd/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