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药材只有一字之差
1、山豆根vs北豆根 山豆根 来源: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又名广豆根。 药性:苦,寒;有*。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解*、消咽消肿。用于火*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北豆根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 药性:苦,寒;有小*。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淸热解*,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热*泻痢,风湿痹痛。 2、桑螵蛸vs海螵蛸 桑螵蛸 来源: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 药性:甘、咸,平。归肝、肾经。 功效: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海螵蛸 来源: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收集乌贼鱼的骨状内壳,洗净,干燥。 药性: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3、半边莲vs半枝莲 半边莲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全草。 药性:辛,平。归心、小肠、肺经。 功效:清热解*,利尿消肿。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臌胀水肿,湿热*疸,湿疹湿疮。 半枝莲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 药性:辛、苦,寒。归肺、肝、肾经。 功效:清热解*,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咽喉肿痛,跌扑伤痛,水肿,*疸,蛇虫咬伤。 4、山茱萸vs吴茱萸 山茱萸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 药性: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吴茱萸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药性:辛、苦,热。有小*。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5、三七vs土三七 三七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土三七 来源:菊科菊三七属物种,另有叫景天三七的说法,但景天三七是景天科景天属物种。 功效:有一定消肿散瘀,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作用,但有*性,对肝脏损伤较大。生命无价,使用需谨慎。 6、*连vs胡*连 *连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连、三角叶*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药性: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胡*连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胡*连的干燥根茎。 药性: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泻痢,*疸尿赤,痔疮肿痛。 7、柴胡vs银柴胡 柴胡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 药性: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银柴胡 来源: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银柴胡(狭叶岐繁缕)的干燥根,野生。 药性:甘,微寒。 功效:清热凉血,除骨蒸。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等症。 8、肉豆蔻vs草豆蔻 肉豆蔻 来源:本品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 药性: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温中行气。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草豆蔻 来源: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 药性: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 选购中药材请登录:招聘网络客服哪里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cd/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南白西小区各路神器圈占停车位
- 下一篇文章: 每日看点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