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龙村昔日贫困村今朝展新颜多彩凌云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www.znlvye.com/凌云县泗城镇后龙村虽然与县城仅一山之隔,却是百色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庄。该村地处石漠化大石山区,靠天吃水,土地贫瘠稀少,仅有的旱地人均仅0.36亩。全村共有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年贫困发生率89.82%。6月11日,记者团来到后龙村探访。后龙村陇法屯。进村途中,记者看到,一条蜿蜒的水泥路直通后龙村村部,一座座崭新的水柜矗立在大山中,昔日瑶族同胞居住的茅草房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崭新的楼房。“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凌云县重点围绕解决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综合施策,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扎实推进各项扶贫工作,如今,后龙村群众生活和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治区财*厅派驻后龙村第一书记于洋说道。陇法屯的一处水柜。跟着于洋,记者一行来到陇法屯贫困户罗启和家,只见宽敞的院子里停放着一辆九成新的面包车和一辆小型货车,旁边整齐摆放着几十袋肥料。“以前我常年外出务工,这几年村里很多人建新房子,我就在家开车跑运输,收入比打零工好多了。”罗启和介绍,他家有7口人,全家于年脱贫,目前家中还有3个孩子读书。“今年,我在山上种了几亩山豆根,县里免费提供种苗和肥料,我相信只要管护到位,过几年就能有经济收益了。”罗启和信心满满地说。村民罗启和家。行走在陇法屯,记者看到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有枇杷、葡萄、牛心李等,这些果树长势喜人,有的已经挂满了果实。“后龙村土地贫瘠稀少,村民除了发展土猪养殖产业外,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大力发展大果枇杷、牛心李、石榴、养蜂、养鸡等‘庭院经济’,拓宽增收渠道。”于洋边走边介绍。记者一行来到凌云县易地扶贫搬迁茶产业园安置点,走进搬迁户罗文的家中,只见平米的房子装修漂亮,生活家电一应俱全。罗文原先居住在后龙村盘卡屯,那里属于大石山区,居住的都是瑶族同胞,九分石头一分地,道路崎岖、缺水缺粮,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搬出大山后,罗文与妻子在县里一家火炭厂上班,每人月均收入元。“以前住在老家,每天下班后,我常常是走夜路摸黑回到家,现在,新房离上班的地方很近,开电动单车几分钟时间就到,非常方便。”罗文笑呵呵地说,现在,他家几个孩子上学的学校也很近,他一家人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凌云县易地扶贫搬迁茶产业园安置点。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山村,要实现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是最好的选择。年,后龙村盘卡屯、陇金屯、冷洞屯、陇松屯、凉水坡5个屯被列入实施整屯搬迁计划中。为了让群众“搬得出”,于洋与村干部上门逐户进行宣传动员,做群众思想工作,到年底,该村易地搬迁户实现%入住。于洋告诉记者,凌云县在后龙村村部附近设立公租房,对不符合搬迁条件的但纳入整屯搬迁的群众进行统一安置,做到真正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后龙村中心小学。后龙村陇喊幼儿园是深圳市盐田区帮扶项目。记者刚走到学校门口,就听到教室传来一阵阵朗朗读书声。“扶贫要先扶智,我们不能让贫困群众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前,这里五六岁的孩子没有上学,整天光着脚丫在村里玩泥巴。今年,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后,共有98名孩子进校读书。”于洋说,教育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后龙村通过严抓控辍保学、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教学条件,用优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陇喊幼儿园。陇喊幼儿园的孩子们。转载丨百色新闻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yl/12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点绿成金西畴这样做
- 下一篇文章: 2022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高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