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场打活三张牌开拓富民路
近年来,庆阳农场围绕总局*委“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总体思路,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打好“转型升级、经营模式、创新发展”三张牌,建立起了适合本土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上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富民之路。 张牌:依托资源促进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庆阳农场有着悠久的农业开发史,有耕地面积亩、人口人,人均耕地面积8.7亩。在向现代化大农业进*的过程中,由于受人多地少、体制机制、经营模式等不良因素影响,使农场后续发展走入了困境。 庆阳农场地处完达山余脉张广才岭西麗,三面环山,林草茂密,空气清新,物产丰富。亮珠河、驿马河流经农场,为水稻灌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再加上农场在多年的开发建设中,一直注重环境保护,保持了原生态的生产、生活环境。 面对困难,农场*委深入调研,认真研究,根据农场的现有自然条件,确定了打资源、生态优势牌,发展有机水稻的思路。 当谈起农场有机稻米发展规划时,农场场长汪永辉信心十足地说:“因地制宜是我们谋求农业发展的根本,整合资源、技术、市场优势,坚持用良心做好米,打出我们本土品牌,可以促进职工增收农场增效。” 说干就干。年,庆阳农场有机稻米认证面积4万亩。其中“稻鸭共育”面积1.5万亩,放养稻田鸭15万只。当年有机水稻亩产公斤,订单企业回收价格每公斤5元,比普通水稻每公斤高出2元左右,亩效益元。实现了订单种植、订单回购、现金结算。 年,庆阳农场扩大了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健全了有机大米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有机水稻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化肥、农药和激素。使每袋米的产品质量都能追溯到种植的合作社、农户。 庆阳农场坚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从追求高产转向生态有机,提升稻米品质。农场抢抓“垦区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生产基地”机遇,精心打造“稻、鸭、果、药、菌”农业产业,成为了农垦首家采用“稻鸭共育”模式生产有机水稻的农场。被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中心授予“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营养产业示范基地”。 稻田养鸭,以鸭活水,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这个农场采用“稻鸭共育”模式,解决了稻田除虫、除草的技术问题,鸭子在稻田里采食达到耘地、增氧促蘖的作用,解决了化学灭草带来的农药残留问题。同时,每亩地放养15-20只鸭,每公顷再配一盏太阳能杀虫灯,完全可以做到不施用农药而杜绝草害、虫害,虫子又可作为鸭子蛋白质饲料的补充,每只鸭子利润可达25元,亩增收-元,并应用负离子能量复合技术—负离子植物细胞激活液,有效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化肥农药残留带来的污染,达到平衡水稻生长中的营养,提高了水稻的抗逆性、抗病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通过“稻鸭共育”模式生产出来的“稻鸭米”色泽晶莹、颗粒饱满、香味四溢,为了让更多的人吃上优质大米,满足人们的有机食品需求,农场推出了“沃农场”有机优质大米品牌。 第二张牌:调优结构打造复合型经营新模式 调优结构打造复合型经营新模式是庆阳农场解放思想、改革发展迈出的第二步。农场除了鼓励职工发展有机水稻种植、扩大基地外,在深入市场调研后,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内部资源向外部资源扩展,自然资源向经济资源转移”的战略方针,通过流转租种土地、鼓励职工领办或创办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创新种植方式、管理模式。专业合作社与社员签订种植生产订单,社员按照“A级绿色水稻生产操作规程”标准生产,全面推行“六统一、一条龙、两保证”管理模式,即统一水稻种植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农药和肥料、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整地、插秧、脱粒、加工机械化“一条龙”。同时,农场注重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打绿色牌,走产业路。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合作经营模式,先后引进4家省内外龙头企业,并为龙头企业建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4处。企业与职工之间以订单契约形式构成产销关系,加速了农场规模化种植。 这个农场还依托北大荒集团绿洲米业、哈尔滨“新昕源”米业两大龙头企业,构建农场绿色水稻特色产业区,形成了“龙头+基地+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条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水稻产业链。 目前,庆阳农场带动延寿、方正等周边县镇种植黑水稻面积已突破10万亩。农场还成立了有机水稻贸易公司,现有专业合作社26家,占耕地面积的48%,社员余人。 据了解,树莓是一种柔嫩多汁、色泽鲜艳、味道酸甜的浆果。它投入少、易管理、产出高,世界粮农组织称之为"第三代水果 "。然而,庆阳农场与“三莓”(树莓、蓝莓、草莓)之乡尚志市接壤,具有发展特色小浆果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场引进和繁育树莓优良品种,为种植户无偿提供苗木、水泥桩、铁线等生产资料,定期邀请科技人员对种植农户进行指导,帮助农户熟练掌握种植技术。为完善小浆果配套体系建设,农场成立了北大荒小浆果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成库容吨的树莓冷冻厂,实施“基地+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建起了一条“标准化繁育+种植+速冻加工+公司化销售”的全产业链。 据悉,树莓花可以沏茶,并且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消炎解*、降血压、抗癌、抗衰老等功效,农场利用树莓地养蜂,采集花粉和蜜,又增加了一项经济效益。 据统计,农场共种植树莓1.万亩,年产各品种树莓苗万株,安置就业余人,建立专业合作社1个,培育专业树莓种植户35个,每亩纯收入元以上。生产加工的树莓销往国内的江苏、河北、辽宁、吉林、上海、北京等省市,部分树莓还出口到了韩国、日本等地。树莓产业为农场职工增产、增收、增效拓宽了致富路。 “农场通过调优结构打造复合型经营新模式,拓展了职工致富空间。农场还计划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吸引省内外 生物制药企业落户园区,共同建设树莓生态工业园区,对树莓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农场宣传部长马瑞介绍说。 第三张牌:搭建平台,利用“互联网+”创新发展 “销售渠道是农业产品在现代销售渠道之中必须要建立的。没有一个完善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产品就无法在市场上形成销售规模。庆阳农场利用互联网+找到了创新发展之路。”农场*委书记关宏宇说。 这个农场主动与海峡两岸专家委员会、八一农大、南京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将水稻生产各个环节技术操作数字化,利用指挥平台监控田间水稻生长过程,由专家进行诊断指导。通过田间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将画面适时由互联网传输到每台电脑终端,随时监督、查看田间水稻长势和各种农事活动。农场还进一步拓宽专业营销渠道,以互联网+、线上线下、团体订购、专营直销、稻田认领等方式,开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高端市场,新的营销方式为有机产品打造了一个新平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新机遇。 这个农场还立足产区优势设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建基地,促进产销对接活基地,提供科技支撑强基地,推广“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不断巩固和扩大中药材种植示范带。农场职工每年利用冬季农闲上山割刺五加条、满山红、北豆根等中草药约3吨,职工可增加收入余万元。同时,农场利用荒坡、荒地,发展五味子、平贝、板蓝根中药种植产业,采用联网+平台进行销售。 此外,农场还着眼于延伸产业链条,制定激励*策,采取中草药种植科技示范户带动,建立产业协会、专业协会、经销协会等组织,兴办联办中药企业,促进中草药种植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目前,农场板蓝根种植面积余亩,种植户亩效益1.1万元。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农场场长汪永辉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实施农场振兴战略,把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作为我们的追求和奋斗目标,在探索中坚持,在改革中发展,把农业产业做优做强做大。” 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张广才岭山脚下的黑土地上,新一轮的企业化改革正在孕育着花香四溢,这里有稻花儿、树莓花儿、五味子花儿……。花开必将结满果实,到那时,收获的人们把富足写在脸上,让朴实、勇敢、无私、奉献在北大荒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yl/1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变了味的中成药滥用与不良反应
- 下一篇文章: 金昭胶囊的十五大作用,还你一个干净的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