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峰院士甘志华等AM抗氧化酶纳米胶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 新型冠状病*(SARS-CoV-2)已在全球造成超过万例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损失。广谱抗病*药物(如核苷类似物和艾滋病*蛋白酶抑制剂)正被用来减轻感染。然而,目前的治疗是支持性的,还没有针对新冠肺炎的特定抗病*药物或疫苗面市。临床上,重症COVID-19患者常患有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storm)是由于细胞因子分泌过多而导致的一种严重的免疫失调,常发生在病*感染、器官移植、免疫治疗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过程中,如果不加治疗可能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因此,迫切需要治疗过度炎症和免疫抑制,以降低死亡率。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建峰院士、甘志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昆明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和占龙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卢云峰教授等组成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潜在的可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方法,针对COVID-19发病过程中活性氧自由基(ROS)诱导的细胞炎症因子风暴,利用 酶的纳米胶囊n(CAT),成功调节ROS达到阻断COVID-19病程的目的,这可能为COVID-19或者其他炎症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于AdvancedMaterials期刊。该论文 作者是北京化工大学秦蒙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曹正、温静博士。 根据研究发现,活性氧(ROS)水平的升高与炎症、氧化损伤以及病*感染和复制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调节COVID-19患者的活性氧水平可能对治疗炎症过度有效,保护组织免受氧化损伤,抑制病*复制。如图1所示,感染SARS-CoV-2后,白细胞被吸引到感染部位,释放细胞因子和ROS。ROS水平升高促进病*复制,引起氧化损伤,并通过DNA损伤、脂质 化和蛋白质氧化诱导细胞凋亡,血管通透性增大,进一步加剧免疫反应。结果,越来越多的白细胞被招募,进一步释放ROS和细胞因子,导致炎症过度和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因此阻断ROS水平升高成为阻断细胞因子风暴关键。 图1.ROS引起的病理反应示意图ROS的产生与代谢如图2所示,O2在体内代谢的过程中,产生超氧阴离子(?O2?),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介导下迅速转化为 (H2O2)。H2O2化学性质稳定,能够穿过细胞膜并在组织中扩散。H2O2的代谢主要是通过 酶(CAT)分解成H2O和O2。在病理条件下,ROS产生过多,但抗氧化酶缺乏,H2O2可能会局部或系统地积累,氧化含硫残基蛋白质,并与过渡金属(如铁)反应,产生下游高活性的ROS。因此,消除过量H2O2对减少下游ROS的形成至关重要,预防氧化损伤,避免免疫过激。 图2.ROS的产生与代谢途径酶在体内广泛存在于肝脏、红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中,是分解H2O2的最有效催化剂。一个 酶分子可以在1s内分解个H2O2分子。而且它是一种安全的、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膳食补充剂,极易获得。然而,较差的稳定性和极短的血浆半衰期(0.5h)限制了它作为药物的应用。 为了探索其治疗用途,如图3所示,研究者利用磷脂 类等单体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富集在 酶分子周围,与交联剂一起聚合成一层薄薄的外壳,形成粒径为25-30nm的纳米胶囊,称为n(CAT)。允许 快速通过外壳与酶反应,赋予n(CAT)和天然 酶相似的高酶活性、并显著增强稳定性,降低免疫原性。 图3. 酶纳米胶囊的设计、制备示意图通过与肺上皮细胞、人白细胞及H2O2共培养的一系列细胞实验表明n(CAT)不仅具有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能力,还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显著下调人白细胞分泌的TNF-α和IL-10的量,有效阻断炎症反应。在小鼠的体内实验中,雾化给药后,n(CAT)几乎只滞留于肺部,而在静脉给药后,有效到达肺及其他组织,血清半衰期为8.9h,比天然CAT(0.5h)长16.8倍。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恒河猴进行雾化给药,并通过鼻拭子与咽拭子取样检测,在确定支气管、肺、淋巴各组织的病*载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n(CAT)能够抑制SARS-CoV-2在恒河猴体内的复制和侵染。同时,该纳米粒子不仅在人类白细胞、肺泡上皮细胞以及健康小鼠体内未见*性,而且大剂量静脉注射施用于恒河猴身上,通过组织切片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均未见明显*性。 综上所述, 酶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和调节白细胞中细胞因子的生成的作用,保护肺泡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以及抑制SARS-CoV-2在恒河猴体内的复制的能力,而没有明显的*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酶是一种安全的、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膳食补充剂。目前,通过与北京赛升公司合作,北京化工大学已经完成n(CAT)的中试规模化制备,可以在一周内完成1万人次使用的药品生产,这可能为COVID-19或者其他重症炎症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论文信息: MengQin,ZhengCao,JingWen,QingsongYu,ChaoyongLiu,FangWang,JianjunZhang,FengmeiYang,YanyanLi,GregoryFishbein,SenYan,BinXu,YiHou,ZhenboNing,KailiNie,NiJiang,ZhenLiu,JunWu,YantingYu,HengLi,HuiwenZheng,JingLi,WeihuaJin,ShenPang,ShuaiWang,JianfengChen,ZhihuaGan,ZhanlongHe,YunfengLu.Adv.Mater.,,10./adma.04901. 推荐阅读1.国际首例!3D打印水凝胶支架实现海绵体修复,4个月成功恢复雄兔勃起功能!2.《Biomaterials》:可注射、氧化还原、光响应复合水凝胶协同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和耐药菌感染皮肤损伤修复3.苏大一附院陈亮团队《AFM》:构建仿生水凝胶纤维束促进脊髓修复4.郑文富/杨光/蒋兴宇《AFM》:一分钟快速制备导电、可注射、自愈合天然多糖水凝胶用于伤口修复5.软物质女神龚剑萍教授《PNAS》:自修复水凝胶中的多尺度结构延迟疲劳断裂材料化学快讯建立了“近红外二区成像”、“水凝胶”、“3D打印”、“可逆共价键”、“纳米发电机”、“AIE发光材料”、“自修复”、“肿瘤治疗”等交流群,添加小编为好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cd/10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苹果切成片,淋2个鸡蛋,这样做太香了,出
- 下一篇文章: 主流曝气器大比拼,曝气效果最惊艳的竟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