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女侠”石正丽,寻找病*宿主13年

新冠疫情爆发后,能快速找到病*或来源于蝙蝠,和一个人以及她的团队有很大关系,这个人就是石正丽。

石正丽团队在野外作业

被誉为“蝙蝠女侠”的石正丽长期从事新发病*的病原学研究,特别是在对SARS病*溯源的研究中,其领衔的团队证实了蝙蝠是SARS冠状病*的自然宿主。

18年前的SARS病*爆发以来,在其自然宿主蝙蝠中发现了大量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相关的冠状病*(SARSr-CoV)。

在本轮武汉疫情暴发初期,石正丽团队从5名患者中获得了全长基因组序列,这些序列彼此几乎相同,而且与SARS-CoV的基因组序列相似度有79.5%。

后来,科研人员进一步发现,新型冠状病*(nCoV-)在整个基因组水平上与蝙蝠冠状病*的同源性为96%,通过对七个保守的非结构蛋白的成对蛋白序列进行分析表明,新型冠状病*属于SARSr-CoV物种。

石正丽领衔的团队不仅证实了蝙蝠是SARS冠状病*的自然宿主,他们还发现了我国蝙蝠感染尼帕病*、埃博拉病*的血清学证据,在蝙蝠中发现并鉴定了腺病*、圆环病*等大量遗传多样的新病*,进一步证实蝙蝠是多种病*的自然宿主。

年春节前后,SARS从广东省蔓延到了全国其他省份,传播速度惊人,多地出现了将SARS传给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超级传播者”。

年3月,香港大学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在SARS病人的样本中分离出了一种病*。这个病*在电子显微镜下看起来就像一顶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根据形态学特征和遗传信息,科学家们认为这种新型的冠状病*是SARS的致病病原,是一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过的冠状病*。

后来,中国的研究者们开始寻找这种病*的来源,他们发现最早的11个病例大多和野生动物有接触的历史。顺着这条线索,科学家们首先瞄准了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并很快就在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分离和检测到了和SARS病*完全一样的病*。

这个发现公布后,广东省年年初发布禁令:全面捕杀野生动物市场的果子狸,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关闭野生动物市场。

但是,石正丽和她的团队并没有满足,对于这种新型病*,必须找到源头,也就是“自然宿主”——长期携带一个病*,但它本身并不发病,可以和病*和平相处的动物。

因为上世纪90年代在澳大利亚爆发的亨德拉病*以及在马来西亚爆发的尼帕病*后来被证实自然宿主都是果蝠,受此启发,石正丽和她的团队把目光聚焦在了蝙蝠身上。

年,团队首次采集了广东和广西的果蝠,把样品在实验室进行遗传物质检测,结果8个月下来什么也没发现。后来,在广西和湖北的三种菊头蝠体内发现了SARS病*的抗体,她们又顺藤摸瓜又,在这三种蝙蝠体内检测到了冠状病*。

年,石正丽和她的团队把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但在仔细比较以后发现,年发现的蝙蝠SARS样冠状病*和SARS病*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决定病*感染能力和致病性方面最为关键的一个基因并不相同。

再后来,他们持续在全国各地找,不管南方还是北方,中部还是西部,只要听说有蝙蝠的地方都会去,足迹遍布了我国28个省市,像大海捞针一样。

年,石正丽和她的团队在云南一个山洞里分离并检测到了和SARS病*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除了进化关系近,在功能上面也非常相近。

她们在这个洞里进行了五年的监测,每年取样两次,结果发现了十多株不同类型的SARS样冠状病*。尽管没有发现和SARS病*完全一模一样的病*,但发现了一个SARS病*的天然基因库。

经过13年的追踪,他们最终确定了SARS病*的蝙蝠起源。

年1月份,由石正丽牵头完成的“中国蝙蝠携带重要病*研究”项目,获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月29日,美国微生物科学院公布了年度美国微生物科学院Fellows入选名单,石正丽当选。

美国微生物科学院是生命科学领域中全球 且历史最悠久的会员组织“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下设机构之一,处于国际微生物学科的领导地位,当选Fellows的科学家中不乏诺贝尔奖、拉斯克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

石正丽简介:

年武汉大学遗传学本科毕业,年中科院武汉病*所硕士研究生毕业,年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病*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年11月,石正丽团队曾在PLosPathgens杂志上发表文章,通过对云南某一山洞中马蹄蝠连续五年的样品搜集,他们发现了蝙蝠中的SARS相关病*(SARSrvirus)是人SARS病*祖先的更直接的证据。

年1月8日,石正丽团队的“中国蝙蝠携带重要病*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石正丽研究团队针对新发传染病防控的重大需求,历经多年持续研究,以我国蝙蝠携带的SARS样冠状病*等重要病*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开展了我国蝙蝠携带病*的分子流行病学、新病*发现与鉴定、跨种传播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多项原创成果。最重要贡献包括证实蝙蝠是SARS冠状病*的自然宿主,为SARS的动物溯源提供多个重要证据;首次在我国蝙蝠体内检测到烈性病*尼帕病*和埃博拉病*抗体;发现腺病*、圆环病*等遗传多样的新型蝙蝠病*等,其中关于SARS病*溯源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 学术期刊上。研究开创了国内系统研究蝙蝠病*的先河,对动物源新发病*病原学、新病*发现等研究方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研究团队也成为国际上蝙蝠病*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实验室之一。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jj/1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