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最佳收获时间,适时收获,增产增收
中药材种类繁多,药用部位不同,其 采收的时间也;一、以根及根茎类入药的中药材品种此类中药材一般以;附表;1.早春采收:甘草、丹参、拳参、虎杖、赤芍、北豆;2.秋季采收:*芪、狗脊、防己、威灵仙、草乌、白;3.冬季采收:大*、何首乌、牛膝、板蓝根、葛根、;4.夏季采收:延胡素、附子、川乌、太子参、贯众、;二、以花入药的中药材品种;花类中药材多在花蕾含苞未放时 中药材种类繁多,药用部位不同,其 采收的时间也不相同。所谓 采收期,是针对中药材的质量而言的。中药材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有效成分含量的多少,与产地、品种、栽培技术和采收的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有密切关系。为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大部分中药材成熟后应及时采收。中药材的成熟是指药用部位已达到药用标准,符合国家药典规定和要求。药材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性状,所以中药材 采收期应在有效成分含量 、外观性状如形、色、质地、大小等 的时期进行,才能得到优质的药材,达到较好的效益。现根据前人经验,结合影响药材性状和品质的因素及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贮失规律,按中药材药用部分的不同,对中药材的 采收期简述如下。 一、以根及根茎类入药的中药材品种此类中药材一般以根及根茎结实、根条直顺、少分叉、粉性足的质量较好,采收季节多在秋、冬、或早春,待其生长停止、花叶凋谢的休眠期及早春发芽前采收。大部分品种春季发芽前采收为最适时期,因为初春时药用植物准备萌发,根茎部贮存的大量营养物质还没有或刚开始分解,所以有效成分含量 ,营养物质最丰富,质量 。但也有例外情况,如*芪、草乌、*连、*参等在秋季采收,而太子参、半夏、附子等则以夏季刨收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现把部分品种最适宜的采收期分述如下(见附表),供参考。 附表 1.早春采收:甘草、丹参、拳参、虎杖、赤芍、北豆根、地榆、苦参、远志、甘遂、白蔹、独活、前胡、藁本、防风、柴胡、秦艽、白薇、紫草、射干、莪术、天麻、*芩,南沙参、桔梗、苍术、紫菀、漏芦、三棱、百部、*精、玉竹等。 2.秋季采收:*芪、狗脊、防己、威灵仙、草乌、白芍、*连、升麻、商陆、常山、人参、三七、当归、羌活、北沙参、龙胆、白前、徐长卿、地*、续断、*参、香附、白附子、重楼、天冬、山药、白及等。 3.冬季采收:大*、何首乌、牛膝、板蓝根、葛根、玄参、天花粉、白术、泽泻、天南星、木香、土茯苓、姜*、郁金等。 4.夏季采收:延胡素、附子、川乌、太子参、贯众、川芎、白芷、半夏、川贝母、浙贝母、麦冬等。 二、以花入药的中药材品种 花类中药材多在花蕾含苞未放时采收,质量较好,如花已盛开,则花易散瓣、破碎、失色、香气逸散,严重影响质量。如,金银花应在夏秋花蕾前头蓬大由青转*时,丁香在秋季花蕾由绿转红时,辛夷在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玫瑰在春末夏初花将要开放时,槐米在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最适宜,其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但也有部分花类中药材品种需在花朵开放时采收,如月季花在春夏季当花微开时,闹羊花在4——5月花开时,洋金花在春夏及花初开时,菊花在秋冬花盛开时,红花在夏季花由*变红时等,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三、以果实及种子类入药的中药材品种 果实类中药材多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较好;种子类中药材应在种子完全发育成熟、籽粒饱满、有效成分含量高时采收较好。如火麻仁、马兜铃、地肤子、青箱子、五味子、王不留行、肉豆蔻、莱菔子、覆盆子、木瓜、山植、瓜蒌、苦杏仁、郁李仁、乌梅、金樱子、沙苑子、草决明、补骨纸、胡芦巴、枳壳、吴茱萸、 、酸枣仁、胖大海、大风子、使君子、河子、小茴香、蛇床子、山茱萸、连翘、女贞子、 、菟丝子、牵牛子、天仙子、枸杞子、牛蒡子、薏苡仁、砂仁、草果、益智仁等。对成熟度不一致的品种,应在成熟时随熟随采,分批进行。如急性子、千金子等。 四、以叶入药的中药材品种 叶类中药材品种宜在植株生长最旺、花未开放或花朵盛开时采收,此时植株已经完全长成,光和作用旺盛,有效成分含量 。如大青叶、紫苏叶、番泻叶、臭梧桐叶、艾叶等。 五、以全草入药的中药材品种 全草入药的中药材应在植株生长最旺盛而将要开花前采收。如薄荷、穿心莲、伸筋草、鱼腥草、淫羊藿、仙鹤草、透骨草、马鞭草、藿香、泽兰、半枝莲、白花蛇草、千里光、佩兰、蒲公荚、茵陈、淡竹叶、石斛等。但也有部分品种以开花后秋季采收,其有效成分含量 。如麻*、细辛、垂盆草、紫花地丁、金钱草、荆芥等。 适宜春季采收的中药材 中药材种类繁多,其 采收期也不尽相同。由于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很强,所以适时合理地采收便成为保证药材质量、产量和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所在。下面介绍适宜春季采收的几种中药材,供药农参考。 金银花“四月八,采银花”。农历小满前后,是采收加工的大忙季节。采摘应掌握在花蕾裂嘴前进行,花蕾在上午8——9时开放,采收 在清晨日出前进行,摘下含苞欲放的花蕾,这样采摘产量高、质量好。采收下来的花蕾可在平整无尘土的地方晾晒,也可撒到纱筐或秸秆箔上晾晒,每筐撒鲜花2——3kg,将筐南北向置于通风向阳处。花蕾撒开要均匀,八成干以后方可翻动,否则花蕾变黑,降低等级。一次晒干的金银花,过些日子要再翻一次,直至完全干燥,即可贮藏待售。 远志生长3——4年后,在初春出苗前或秋后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地上残茎及泥土,趁新鲜时选择无病害根茎,然后按根茎的粗细分别加工。选择较粗的根茎,用木棒敲打或用手搓揉,使其松软,抽去木心,晒干即为远志筒;选择较细的根茎,用木棒锤裂,除去木心,晒干后称为远志肉;最细小的根茎不去木心,直接晒干的,称为远志棍。 猫爪草块根繁殖栽后生长1年采收,种子繁殖生长2——3年采挖,一年四季均可收获,但以春季5月,冬季11月为宜。采挖时小心将全株挖起,剪去茎部及须根,掰下块根、洗净泥土,晒干后即成商品。 龙胆草种植3年后开始采收,产量高、质量好。春秋两季均可采收,应在植株枯萎至萌发前之间采收。采收时去掉地上植株,挖取地下根,去掉泥土。将龙胆根洗净泥土,晒干或阴干,干至七成时将根条顺直,捆成把,再阴干或晒至全干。以阴干为佳,其龙胆苦苷含量比晒干高一倍。 苍术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但以秋后至春季苗未出土前采挖质量较好。人工栽培的两年即可采收,三年收 。将根挖出后除去茎叶及泥土,晒至四五成干时装入筐内,撞掉须根,即成黑褐色,晒至六七成干时,再撞一次,直至大部分老皮撞掉后晒至全干时,撞第三次,到表皮呈*褐色即成商品。 平贝母5月下旬或6月上旬采收为宜。采用种子繁殖的以5——6年采收为宜;采用大号鳞茎繁殖的,2——3年收获;用小号鳞茎繁殖的4年收获。选择晴朗天气、土壤较干爽时进行采挖。先将贝母床上的茎秤割下,搂净,之后用平板锹把床上的表层覆土扒下翻到作业道上,贝母鳞茎要暴露时再用叉子翻出鳞茎,将符合加工标 准的鳞茎挑出,剥下的鳞茎摊匀后,再把翻到作业道上的土重新盖上即可。平贝母的加工主要是由火炕加工,即在室内土炕铺上一层过滤后的草木灰,然后铺上3cm厚的鳞茎,再铺上一层草木灰,然后加热,温度以50℃——56℃为宜,一昼夜即可干透。之后用筛子筛去草木灰以及须根泥土等,再炕或晒一次以驱除遗留的潮气,即得到粗加工品。注意不要炕焦,也不能用水洗。 知母春秋两季均可采收。种子繁殖的以生长3年采收为宜,于4月中旬、5月上旬或10月上旬采挖,用锹挖起地下根茎,挖出后用手掰掉残茎和须根。晒干后即为毛知母,趁鲜剥去外皮晒干,为知母肉。采挖时要注意保持厚条,不要碰断。 玉竹一般在栽种后第三年收获,于春季采挖,选雨后天晴,土壤稍干时,将茎叶割下,然后用齿耙顺行挖取,注意防治把根茎挖断、撞伤。挖起后,抖去泥沙,运回加工。加工方法:①生晒法。将鲜根茎大小分级后,放在阳光下暴晒3——4天,待外表变软,有黏液渗出后,用竹蒌轻轻撞去根毛及泥沙,继续晾晒,由白变*时,用手搓擦或两脚反复踩揉,如此反复数次,至柔软光滑、无硬心、色*白时晒干。夜晚待凉透后加覆盖物。②蒸煮法。将鲜品晒软后,蒸10分钟,用高温使其发汗,使糖汁渗出,再用不透气的塑料袋装好,约30分钟后,用手揉或整袋用脚踩踏,直到色*半透明为止,然后取出摊晒至干透。要防治搓揉过度,否则色泽变黑,影响质量。 甘草根段繁殖需2——3年采挖,种子繁殖约3——4年采挖。春季土层融冻至30cm以上时起收,由于春季气温逐日回升,蒸发量大,风晾质量较佳,带泥土少,皮色外观较好。起挖时尽量将主根与支根全部挖出之后,将主根与支根分割、整理、抖去泥土,按粗细分等、捆把、风晾至质脆即可出售。 采收时节直接影响药材品质 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形成与积累除了受遗传因子的调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受采收、加工、干燥方法、贮藏和炮制的影响,这其中采收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药材的采收期直接影响药材的产量、品质和收获效率,适期采收对药材的产量、品质和收获效率都有良好作用。可是目前对野生药材的滥采乱挖,导致资源日益枯竭,以致有些药农为了多采挖野生药材,甚至不分时节或先于采收季节采挖药材,致使药材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极大地影响了临床的疗效。即使人工栽培的药材,由于缺乏对有效成分含量的跟踪研究,一味追求产量,忽视了质量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材的质量。 1.采收根、根茎类药材应以秋冬或初春季节,植物地上部分枯萎后、比较适宜 因为此时植物处于休眠状态,营养物质消耗少,有效成分积累较高。丹参在第四季收获其丹参酮及次甲丹参醌含量较其他季节收获高2——3倍。石菖蒲挥发油含量在冬季高于夏季。又如牛膝根中甾酮含量在11月15日为 为0.18%,同期,地上部分甾酮含量降到 为0.%,再如江苏引种*连,三年生生物碱含量 ,在秋季小檗碱含量达9.86%,但干重和生物碱的 含量很低,至第6年秋季时,小檗碱含量为6.36%,春季含量仅为秋季的一半,第7年小檗碱含量为6.32%.反而低于6年生,因此秋季采收6年生*连 ,此时药材产量高,总生物碱含量也高, 含量达 。还有,姜*、郁金生产上常在1月采收。实际上两者的姜*素含量在10月份即达 ,郁金挥发油含量在10月份约75%,此时姜*、郁金药材外观饱满,颗粒均匀,说明生产上可提前采收。 元胡、夏天无、半夏、贝母等药材地上部分枯萎较早,虽然地上部分开始枯萎,但是地下部分物质合成积累仍较活跃,正处于增长期,因此宜在初夏或夏季采收。在初夏或夏季采收的白头翁,总皂苷含量为开花前期(8.39%)>开花期(5.78%)>开花后期(4.69%),因此在开花前采收较适,此时产量也高。野生柴胡醇溶性浸出物量随生长期而渐降低,5月份 ,达23.95%,9月份含量 为16.03%。栽培平贝母总生物碱含量虽在开花前期达 (0.17%),但此时药材疏松,折干率 ,不宜药用。8月中旬后的枯萎期。折干率只稍低于枯萎前期,含量却高4倍以上,综合两因素,以 含量计算以8月中旬以后采收为最宜。类似的还有,桔梗以在6月末至7月上中旬期间采收 。以便得到高产量和高总皂苷含量的药材;福寿草总强心苷含量在萌动期为 (0.65%),其次在花期(0.49%)及枯萎后期(0.50%),综合产量因素,以枯萎后期采收为佳;*芪传统上以4月底和10月底采收,经测定*芪甲苷含量在4月底和10月底时达 为0.%,同期,微量元素Cu、Fe、Zn、Mn、Se也达 ,说明传统的采收期是有科学道理的。又如亳白芍二年生采收,大小与三年生相差无几,含量却为三年生的二倍;四川中江产白芍,以6月中旬至7月中旬时谢花,叶开始枯萎时采收,此时药材品质好。芍药苷 含量高;血水草在初春采收此时血根碱和白屈菜碱含量达 以后逐渐下降,至6月为 ,原阿片碱含量变化却很小;萱草根中蒽醌类和大*酸含量在花前期较高;4年生以上细辛的根及根茎中挥发油在4、5、9三个月份中达 ;栽培*芩根在8月末果实期*芩苷含量 。 2.叶类药材多在植物生长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成熟前采收 如大青叶、艾叶和荷叶等,此时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相应的有效物质合成积累的也多。中国沙棘叶中总*酮含量以7月份 ,10月份 。又如徐州产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在头刀叶时为2.67mg,二刀叶时0.mg,相差近十倍,生产上应在头刀叶时采收。朝鲜淫羊藿在5月份总*酮及几种主要*酮苷类含量均为 。7月以后明显降低,总*酮含量降至一半以下,淫羊藿苷含量不足 含量的1/3。银杏叶总*酮含量以4月芽期 达0.%.其次是10月的绿叶为0.%。但由于4月的叶产量极低,因此在10月叶落地时采收较合适、这与传统的采收期相符,而且,9、10月份的银杏叶中钙含量 达4.47%,锌含量接近于零,Cu/Zn比值达 为,这与银杏叶的功效不无关系。也有研究表明传统采收期并不尽合理的,如北京大兴产罗布麻叶槲皮素含量8月份 为0.%,10月份 为0.%。可见原先的7、10两月传统采收并不尽合理,应改为7、8月份采集。又如桑叶,传统以经霜打后采摘。研究表明,霜前叶芸香苷含量比经霜桑叶高.霜前从8——10月芸香苷含量逐渐升高,经霜后的含量骤然下降.自然脱落叶的含量 。丁香叶中主要有效成份含量在11月份 为2.41%,10月份和9月份依次为2.15%和1.96%,但11月份丁香叶已枯*,且与其它叶难以分清,不能保证药材质量,因此在9、10月采收最为适宜。香椿在清明前后抽出的香椿芽清香鲜嫩,是一种时令美食,测定表明此时芽中的总*酮苷元含量 达1.%,5月份为0.%,9月份 。当然也有含量变化不大的,如常绿的枸骨叶,熊果酸含量除4月份稍低外,在2、6、8、10、12月份的含量基本上一致。另外,有时甚至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有效成份含量也不同。如薄荷,在开花盛期。此时叶片肥厚,叶反卷下垂,散发强烈香气、油与脑的含量也 。而且又以连续晴数天后每天于朝露干后至下午两点采集的叶挥发油含量为 ,而在阴雨2——3天采收,挥发油含量降低3/4。艾叶以端午节前后几天采收,挥发油含量 ,同一天中又以中午13:00采者含量 为0.54%,8:00和20:00采者分别为0.48%和0.44%。20:00和13:00两者采的含量相差达18.5%。 3.花类药材多在含苞欲放或开放时采收 因为一般花类开放过久则色泽受到影响,有效成份含量也相应的会减少。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皆在花蕾时采收。而玫瑰花、旋覆花、洋金花则要求在花初开时采收。如槐米、槐花的芦丁含量分别为23.5%和13%。番红花的番红花苷含量在未开大时达 为.8%(以开花 天为%),开花第二、三、四天含量逐日减少至11%、17%、25%,产量以 天 ,综合产量、质量因素,番红花必须做到当天开花的一定要当天采摘。红花则在开花第三天采集 。杭白菊以花开放程度70%时采收 。此时重量极显著高于50%和%开放程度。挥发油、Ve、精氨酸含量等都相对较高。且色泽好、花瓣厚质佳。这提示我们传统的菊花、番红花以花盛开时采收并不十分妥切。 4.果实、种子药材 除较特殊的如覆盆子、青皮、枳实等以未成熟果或幼果采收外,一般以果实充分成熟或完全成熟时采收 如诃子以12月采收为宜.此时没食子酸 ,为27.8%,鞣质含量 为56.47%,而10月和11月采的鞣质含量分别为49.46%和51.91%。枳壳在直径35——40cm时采收。品质佳,产量却提高了4倍。因此在此时采收 。五味子一般在8月采收。在9月份挥发油、总酸、浸出物,五味子素、百粒重等含量都大于8月份的含量,说明过早采收、质量不好。 5.全草类药材药材多在植株生长充分茎叶茂盛时采收 如青篙在花前盛叶期采收。此时青蒿素含量 。垂盆草的垂盆草苷含量从4月——10月份逐渐升高,从0.1%——0.2%。而春季则无。因此。10月份采收,才能对迁延性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白羊草在生长旺的7月份总*酮含量均达 ,开花后的10月份、含量 。荆芥的采收期比正常的来收期提前5——7天,挥发油含量却比正常采收的提高20%。从质量和资源合理利用方面考虑,多年生中麻*,以种子繁殖在第3年采收为宜。野生和人工栽培的再生中麻*应两年采收一次,且在10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休眠状态时采收,麻*碱含量 。又如臭草除春季不宜采外,其他季节均是理想的采集季节。山东种植的*花篙,在花蕾期青蒿素含量 。 6.其它如皮类、茎木藤类药材 大都遵循传统采收经验,系统研究的不多。厚朴药材含有的厚朴酚含量在凹叶型树种中随树龄增加而变化不大;而在其他品种中.则随树龄的增大而迅速增加,12年后基本稳定.提示我们种植12年以上的厚朴树方可开始采收。又如动物类药材,传统上一般根据生长习性和活动规律来捕捉。如鹿茸在清明后45——60天锯取,过时角质化,不成茸。蛤士蟆于秋末的“冬眠期”捕捉。又如蜈蚣传统在秋季来采收,蛋白质、游离 酸及组织胺含量均高于春季,镇痛作用也较春季强,但秋季捕捉难度大,商品不易干燥、贮藏;春季采收。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矿物类药则随时可采。 综上所述,采收药材,既要考虑到因品种、产地不同而致采收时日不同,也要考虑到即使同一品种因治疗目的的不同而可能有不同的采收期限。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很多药用植物都有了新的适应症,这与药材内有多种有效成份的存在是分不开的,各个成份可能单独或协同作用于治疗目的。如铁皮石斛,均含有生物碱、多糖和 酸等有效成份,对两种石斛不同生长期的产量、有效成份含量及功效进行综合分析.铁皮石斛以清音明日为治疗目的,应在第4年采收,以增强免疫为治疗目的,宜在第1或第3年采收.若兼顾上述两者及产量、则 采收期限在第3年秋季。霍山石斛也类似。 对于一些有效成分尚不明确或标志性成分并非功能性成分的中药材。除了传统的采收期外。更应运用生物活性鉴定法,通过药理功效试验,界定每种中药材在其各个生长时期的药理功效。同时考虑产量等因素。以生物效价 时作为该药材的合理采收期,才能确保临床疗效。 总的来讲,具体到每个产地,每个品种。要具体分析,在综合考虑有效成份的积累量、药材产量和药理功效等因素的基础上,以有效成份 含量或 生物效价作为采收的基本原则,同时考虑其他因素,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最适采收期。 联合式药材收获机,一遍起干净,省工省时 详情咨询 秦天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jj/1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疗银屑病民间有什么好办法呢
- 下一篇文章: 这八类常用药物最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