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十六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二嫂,这位北
在中国民间素有“亲兄弟,仇妯娌”之说, 虽然这话并不准确, 但也道出了在中国传统式的家庭关系中, 妯娌关系的紧张与难处。 然而, 在北沟街道仲庄村, 却有着一对胜似姐妹的妯娌。 面对遭遇不幸的嫂子, 弟媳王孝青主动担负起照顾她的重任, 用善良质朴和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作出了 的诠释。 王孝青(右)与二嫂 今年53岁的王孝青,20多年前从山东莒南远嫁到了新沂,便承担起了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责任。但自年起,“二嫂”成了王孝青生活的一部分。尽管繁琐的家务缠身,也没有影响她照顾二嫂的耐心,后来二哥因病去世后,照顾二嫂就成了王孝青生活的重心。 “二嫂刚出事的时候,去他们家帮衬是带有兄嫂情谊和帮忙性质的,比如我们家做了饭就会送两碗给他们,家里有农活主动去分担。”王孝青坦言。 王孝青口中的“二嫂”叫王淑琴,是其丈夫同胞二哥的媳妇,只因年的一场车祸,二嫂伤及脑部,不仅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且只有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全天候的照顾,是从四年前王孝青的二哥去世后开始的。 天有不测风云,四年前王孝青二哥染上重病,在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临终将二嫂托付给了王孝青。“他说别人照顾不放心,交给我们带他才能放心地走。”王孝青回忆说。于是,二哥去世后,王孝青把二嫂接到了自己家中方便照顾。 在王孝青的家,记者在王淑琴的房间内见到,两张床并排摆放在房间内,王孝青指着床说,一张是她自己的,另一张是王淑琴的。“这样方便照顾她,只要一有动静,我 时间就能知道。尤其是冬天,二嫂喜欢把被子扯掉,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冻到,她身体本就不好,千万不能再生病。”王孝青告诉记者。 “二嫂患有糖尿病,以前都是二哥给她注射胰岛素,自从二哥生病,我就开始学习如何注射,那个时候心里其实很害怕……”王孝青回忆道。为了能够把二嫂照顾好,没有医学经验的王孝青在饮食、注射、起居等方方面面都从零学起。 每天起床,在王孝青的帮助下,刷牙、洗脸、打针、喂药、喂饭、换尿布……这成了必修课。由于王淑琴身体的特殊性,一天喂7次药打2次针成了雷打不动的任务。除了吃药打针,每天为王淑琴换尿不湿也是一项体力活。王孝青每天都把重达80多公斤的二嫂从床上抱上抱下,而她本人却只有五十多公斤。长期的睡眠不足和操劳过度,王孝青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暴瘦十多公斤,可她依然这样说:“为了能够让去世的二哥没有遗憾地离开人世,为了这份亲情,照顾二嫂是应该的。” 多个日日夜夜的悉心照顾, 王淑琴从不能讲话, 到现在能够与熟人进行简单交流; 从不会自己吃饭, 到现在可以自主进食…… 这些变化让王孝青倍感欣慰。 63岁的王淑琴坐在轮椅上晒着太阳,面色红润,看到熟人走过来也会笑眯眯的,陌生人走近她也会盯着人打量,除了有点木讷,表情却很正常。 在王孝青的内心深处,二嫂不但是她的妯娌,更是她生活的全部。“如果没有人伸出手来牵一把、帮一把,二哥去世二嫂也就没救了。和二嫂能成妯娌是一种缘分,认识这么多年,照顾她也是做人的良心。”王孝青说。 王孝青丈夫说:“我和二哥是一母同胞,照顾兄嫂是天经地义,不值得夸耀,最难得是我妻子这么多年的无私付出……我心里非常感激!” “她这个人心好,平时就喜欢帮人家忙,一家人都是热心肠。”邻居鲍新荣笑着说。王孝青不爱说自己做的事,但这么多年,北沟街道仲庄村的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 来源|新闻网络中心 编辑:艺文 新闻网络中心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jj/3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乡愁密云北沟村春之篇
- 下一篇文章: 新青北沟鹿场绿水青山版人蛇情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