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北沟鹿场绿水青山版人蛇情未了
新青北沟鹿场绿水青山版“人蛇情未了” 有句老话讲,来猫去狗越过越有,可要是来蛇呢? 提到蛇,大多数人都会有恐惧的心理。即便是喜欢小动物的人,喜欢蛇的恐怕也不会太多。 在新青区北沟林场采访,十几条蛇在林场内的北沟鹿场安家落户并与主人家和谐相处,已经共同生活了6个年头。鹿场主人除了养鹿,还饲养了一些鸡和狗,这些蛇颇具灵性,6年多了,不仅没伤过人,就连鹿、鸡和狗也从来没有 过。这事可挺稀奇! 林间养鹿与蛇结缘 说起与蛇结缘,就不能不提起鹿场的前主人包玉清。 北沟鹿场依山傍水,周边树木繁茂,水草丰美。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了包玉清到这里养鹿。这些蛇能够在鹿场安家落户,并安稳地生活下去,包玉清功不可没。 年,包玉清在新青区北沟林场选了一处“宝地”建起了鹿场,开始养鹿以及溜达鸡,一干就是10年。到了年,因年纪大了,干不动累活了,包玉清将鹿场卖给了现在的鹿场主人小陈。 包玉清和老伴与这些蛇共同生活了3年。至今一提到这些蛇,依然能够感觉到他与蛇之间的那份深厚的感情:“那些蛇,可懂事儿了,从不伤人和家禽。就是不能带走它们,要不然我走的时候非得把它们带走不可。” “这些蛇打哪来的,可说不清。它们不请自来,来了就不肯走了,可能是鹿场这附近的环境适合它们吧。”包玉清回忆 次见到蛇的情景:“刚见到蛇的时候,我还行,没咋害怕。可把我老伴吓坏了,说啥也要把蛇赶跑……” 年的一个夏天,包玉清早起打开房门,吓一哆嗦,一条近1米长的蛇盘在房门外。包玉清急忙喊老伴出来看,平时连狗都害怕的老伴说啥也不敢出来看,并让他赶紧把蛇赶走。 “不能赶!”包玉清说,当时他脑瓜子也不知咋地了,突然变成了“一根筋”,就想着老话讲的“来猫去狗越过越有”这句话了。他决定收留这条蛇。在包玉清的软磨硬泡下,最终包玉清的老伴克服了胆怯,接纳了这条蛇。可是每次蛇在院子里游动,包玉清的老伴还是远远看着不敢靠近。后来,老两口发现蛇在鹿舍旁边的一垛豆秸垛里安了家,为了不打扰这条蛇,从那时起包玉清再也没动过那个豆秸垛。 过了不久,又来了一条。包玉清的儿子和朋友提议把蛇打死泡酒,包玉清坚决反对:“它们乖得很,像我的宠物一样,谁也不许给我动!” 两条蛇就这样在鹿场里安了家。转过年,又到了夏天。一次包玉清在给鹿清理粪便时,发现粪便里有一堆粘在一起的蛇卵,把包玉清乐够呛。为了防止蛇被打扰,他又用粪便盖上了蛇卵,并在周围留下了记号,告诉家人记下位置,避免家人踩踏到蛇卵。 包玉清没事就悄悄到附近转悠转悠。两个多月过去了,包玉清发现院子里多了几条小蛇,他虽然没亲眼看见小蛇孵化出来,但家里多了几名“成员”,还是让包玉清异常开心。 包玉清和家人渐渐发现,这些定居在鹿场的蛇竟然非常友善,见到他们一家人并不害怕,也不伤家禽和人,鹿场里的老鼠却逐渐少了,包玉清的老伴和儿子也慢慢接受了它们的存在。 有蛇到鹿场安家,消息慢慢传开,有人开始陆续登门,有的上门想抓几条蛇卖钱,有的想抓了泡酒喝,都被包玉清劝走了。包玉清说,这些蛇既是“邻居”,又像“家人”,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与蛇为友鹿场佳邻 岁月不饶人。到了年,包玉清觉得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了,一些脏活累活也干不动了,包玉清决定不养鹿了,把鹿场卖掉。正想创业干事的小陈听说后决定接手鹿场。 小陈到现在还清晰记得包玉清当时那股子万分不舍的样子:“当时,包大爷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一定要爱护这些蛇。签合同的时候,包大爷还要求不许把这些蛇赶走、卖了、杀掉,我感觉当时要是我稍稍有点别的想法,合同都不一定能签上。” 小陈介绍说,从他接手鹿场到现在已经3年了,和这些蛇已经成了朋友。目前鹿场里已经有10多条蛇了, 的长2米多。虽说当初他答应包玉清会善待这些蛇,但真正和这些蛇成为朋友,也是历经了3年多的考验。 小陈和这些蛇相处,从刚开始接触时的提心吊胆,到之后的小心翼翼,再到现在的熟视无睹。小陈给予了这些“朋友”充分的肯定:“这些蛇真的是很有灵性。” 和小陈来到蛇居住的豆秸垛,正巧赶上一条大蛇盘在豆秸垛顶端晒太阳,记者见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一只半大鸡扑棱着翅膀飞上豆秸垛,或许是看到自己的领地来了陌生“客人”,这条蛇立即昂起蛇头做出要攻击的样子。没料到那只半大鸡根本不怕,抬头瞄了几眼,咯咯咯叫了几声,围着蛇转了几圈逗留了一会,扑棱着翅膀飞下豆秸垛。而蛇看到鸡走了,竟然软绵绵地又趴在了豆秸垛上,自始至终蛇身都没移动过。 小陈告诉记者,除了养鹿,他还饲养了一些鸡。这几年,从没发生过蛇吃鸡的现象,就连鸡雏蛇也没吃过,这让小陈感到不可思议。除了被老鹰叼走的,鸡从来没丢过,米袋子也没被耗子嗑过,老鼠绝迹了,这些可能都是蛇的功劳。 农场还养了一条笨狗“大*”。刚开始“大*”看见蛇,总会围着蛇一顿狂吠,并且做出要和蛇“决一死战”的架势,每当这时小陈都会高声呵斥“大*”,告诉“大*”不许欺负蛇。而蛇也“蛇仗人势”,根本不怕“大*”的吓唬,照样在鹿场里游来游去。时间久了,“大*”也感觉出主人喜欢这些蛇,看到蛇出没时也就不嚷不叫了。 更让小陈感到意外的是,这些蛇竟然和“大*”成了朋友,“大*”不知从什么时候成了这些蛇的“保镖”。自从小陈在鹿场饲养了几百只鸡,加之这些蛇的安家落户,山林里的老鹰盯上了鹿场,不仅经常光顾偷鸡吃,还虎视眈眈盯上了这些蛇。每当看见老鹰在鹿场上空盘旋时,“大*”就像是蛇和鸡的“保镖”,仰起头向盘旋在上空的老鹰狂叫,直到把老鹰吓跑。之后,“大*”会摇头摆尾叫着跑到小陈身边,眼盯小陈,仿佛在说:主人,我又保护了它们,是不是给点奖励啊? 小陈接触的朋友很多,自从开始养鹿,很多朋友经常到鹿场看他。朋友登门,小陈总会好酒好菜待客,看到鹿场有这么多蛇,有人就打起了蛇的主意,有的说要抓上一两条蛇泡酒,有的说要杀一条蛇当下酒菜。每当这时小陈就放下狠话,谁敢动鹿场里的蛇,他就和谁绝交。朋友看到小陈说得斩钉截铁,就知道小陈很爱护这些蛇,再到鹿场喝酒时,也就不敢打蛇的主意了。 与蛇相处了3年,这些蛇也真正熟悉了小陈的气味。看到蛇在鹿场里随处玩耍、四处游走,很多人都担心万一哪天蛇咬到人怎么办,可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无论是蛇从小陈身边经过,还是小陈抓蛇送回豆秸垛,这些蛇都很温驯,从来没有 过他。 和谐相处温馨画卷 青山绿水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虽然背靠青山,面对草木,小陈的鹿场生活却不再觉得单调。人、鹿、鸡、狗、蛇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交织成了一幅温馨的生活画卷。 这些蛇所居住的豆秸垛也逐年增高,从最初的半米高,到一米,再到近两米。和小陈刚来到鹿场时一样,当年的豆秸垛位置一直没有发生过变化,即使是小陈扩展了鹿舍的面积,又增加了几个鹿舍,他也有意避开了这个豆秸垛。每到冬季,到了蛇开始冬眠的时候,小陈更会有意地把豆秸垛增厚,让蛇能够平安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人和蛇相互熟悉了,小陈又发现了一件趣事,这些蛇学会了“串门”,经常到小陈居住的屋里“做客”。虽说蛇所居住的豆秸垛与小陈居住的屋子都在鹿场里,但之间的间隔也有十几米。前两年这些蛇最多在鹿场里转悠转悠,可从今年夏天开始,这些蛇开始串门了,且不管主人在不在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也让小陈哭笑不得。 看到儿子养鹿成功,小陈的父母心疼儿子,就到鹿场来帮忙。刚到鹿场,小陈母亲听说鹿场里有很多蛇,吓得她两天没敢出屋。两天没有见到蛇的影子,让她放心不少。过了没几天,有天她正在厨房做饭,看到一条半米长的蛇从门外爬进来,然后慢悠悠地往厨房里爬,吓得她大声尖叫,正在喂鹿的小陈急忙跑回来把蛇抓了出去,然后告诉母亲,蛇经常来串门,不用害怕。 “当时,可把我吓坏了,你说那么长一条蛇爬进来,眼瞅着奔我来了,哎呦,吓死了!”小陈的母亲边说还边比划,一脸笑容。如今,与这些蛇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小陈的母亲对蛇也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你对它们友善,不 它们,它们对你也会友善。” 后来,小陈的母亲经常到鹿场来住一阵子,帮着儿子洗洗涮涮,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这些蛇也经常爬进屋里,在厨房、卧室爬上几圈后找个旮旯休息一会,再爬出去。小陈的母亲有时还会用手摸一摸它们,它们也不会 她。 小陈的母亲说,在鹿场里干活,时不时就会有蛇从脚底下爬过。而干活累了,看看啃着叶子的梅花鹿、懒洋洋趴在地上的大*狗、四处溜达刨食的小鸡、自由自在爬行在鹿场里的蛇,也是很惬意的。 现在,对于小陈来说,这些蛇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要是几天看不到这些蛇,他会觉得心里空落落地。他说,不管蛇多好,蛇毕竟喜欢野外生活。一年之中,那两条 的蛇总要外出“溜达”几次,它们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回来,小陈心里也没底。每当两条大蛇“失踪”,小陈在家里就会忐忑不安,他很担心蛇的安危。万幸的是,这种担心总是有惊无险,过了一两天它们就会平安归来,趴在窝上晒太阳。 小陈说,虽然隔一段时间他就要清点一下蛇的数量,可除了两条大蛇,有多少条小蛇实在是数不清楚,十几条是有了…… 有了这些蛇做邻居,又有鹿、鸡和大*狗的陪伴,让小陈的创业生活充满了乐趣。小陈说,动物也是通人性的,只要你善待它们,它们也知道感恩和报恩,也会和你和谐相处! 本报记者吕谡华方芝 编辑刘通张泽 更多新闻,尽在《林城晚报》。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jj/3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感动十六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二嫂,这位北
- 下一篇文章: 乌兰故事汇游北沟干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