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是慢乙肝治疗最常用的药物,目前在国内上市的主要有5种: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ADV)和替诺福韦(TDF)。

虽然这类药物的安全性远远高于干扰素,但在乙肝治疗的长期用药过程中,仍会有不良反应发生。因此,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监测尤显重要。

说到监测,常见的肝功、两对半、病*载量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仅仅监测这些就够了吗?快来看看下面的快问快答,说不定能帮你发现知识的盲区。

Q1: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治疗过程中,安全性主要监测些什么?

A1:主要监测肾损害、Fanconi综合征、低磷性骨病、肌炎、横纹肌溶解、 酸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Q2:前述5种核苷(酸)类似物,它们的监测指标一样吗?

A2:使用核苷酸类药物(ADV/TDF)治疗的患者需监测血肌酐、血磷等指标。使用核苷类药物(ETV/LdT/LAM)治疗的患者需监控CK或LDH、淀粉酶等,仅对伴有肾损害高风险的患者监测血肌酐。

Q3:核苷酸类(ADV/TDF)药物比核苷类(LAM/LdT/ETV)药物更容易引起肾损害吗?

A3:核苷类药物的肾*性<核苷酸类药物肾*性。在核苷酸类药物中,TDF肾*性<ADV肾*性。

Q4:哪些人群是肾损害高风险的患者?

A4:有失代偿性肝病、肝硬化、肌酐清除率60ml/min、同时合并高血压、蛋白尿、糖尿病、活动性肾小球肾炎、实体器官移植等的患者。他们在治疗期间更容易出现肾损害。

Q5:核苷(酸)类似物是如何导致肾损害的?

A5:主要通过损伤细胞线粒体而导致肾损害。细胞内药物浓度超出标准阈值时,会抑制线粒体mtDNA聚合酶,影响线粒体氧化 化和ATP生成,导致细胞损伤。

Q6:它们主要是损害肾脏哪一结构?

A6:肾小管。

Q7:有没有一些更加早期的指标可以帮助提前发现肾损害?

A7:早期标志包括高磷盐尿、葡萄糖尿、β2-微球蛋白/ 酸尿、TmPO4/GFR等。

乙肝清热解*胶囊

成份:虎杖、白花蛇舌草、北豆根、拳参、茵陈、白茅根、茜草、淫羊藿、甘草、土茯苓、蚕砂、野菊花、橘红。

功能主治:清肝利胆,利湿解*。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疸(或无*疸)、发烧(或低烧)口干苦或口粘臭,厌油,胃肠不适,舌质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数等;急慢性病*性乙型肝炎初期或活动期;乙型肝炎病*携带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粒,一日3次。

产品特点

1.保肝、降酶、退*、促转阴四效合一。

2.联合西药抗病*药物使用,10盒一疗程。

温馨提示:脾虚便泄者慎用或减量服用。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长沙哪家好
白癜风初期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zy/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