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儿红,瓣儿*,不怕风,不怕霜,秋风吹来
不是花中偏爱菊 01 菊花是这个世界上品种种类最为繁多的一种花吧! 在乡村,人们最容易把开得美好的花冠以“兰菊”之名,所以如果仔细数一数,这个世界上的兰菊之花可能会占到大多数。菊花不只是温室里人工盆栽专属,在田间地头也会到处盛开,那些都是名目繁多的野菊花,是开得自然而随性的花朵。 中国是菊花的故乡,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史,品种有一千五百多种。关于菊花的诗歌也是从古至今留存最多的,能够与她比肩的可能只有牡丹、兰花、梅花与荷花,其他的花朵都要稍逊一筹,望尘莫及。 我在二十岁前见到的菊花都是那些普通的菊花,像万寿菊、孔雀草、山菊花这类的平凡草花在乡村是最多见的,她们虽也是菊花,但是与真正的观赏菊花还有天壤之别,她们的美是朴素的美,而观赏菊的美是经过历史的选择和淘洗后呈现出来的优雅与品德,那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精神化身,是一种中国品质的象征。 我第一次见到观赏的菊花,还是在二十多年前,那是我们班主任李老师精心培育的几盆菊花。记得也是这样的十月,也是在霜降之后,有一天,李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说,孩子们,我家的菊花今年开得特别盛,你们要是有喜欢赏菊的,可以到我家来赏菊。 当时大家都嚷嚷着一定要去看菊花。那天中午,我也随着大家一同去李老师家赏菊,我并不是第一批去观赏菊花的,等我们走在赏菊的途中,第一批赏菊的同学已经回来,问他们,他们只是惊叹,简直是叹为观止!心中立刻对那几盆菊花产生了一种遐想,在这个秋风落叶的季节里,菊花真的像诗中所说: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叶舞秋风。 02 那时候李老师身在蜗居。她们那一批年轻的教师都住在师专校外的一排平房,说是平房,在我记忆中那排平房一直很矮小,不是高高大大亮亮堂堂的北京平,而是房厦子。房顶还不如学校围墙高,一个狭窄的通道,更让这栋平房显得逼仄。好像李老师家只有一间大居室,与另外一名老师共同拥有一个厨房。 当我踏进她们公用的厨房时,我就想这么大点的房间能开出什么神奇的花朵呢?当我走进一居室,那感觉就不一样的,一居室呈现长条形,房间虽小,但相当整洁,第一感觉就是书多,书香盈室。而最让人眼睛一亮的是,在靠近窗户处,在阳光的照耀下,几盆姿态各异的菊花淡淡地散发着菊香,那花朵被阳光照得格外明亮,像是有一种金属的光泽。 同学们都凑在阳光处,都啧啧称赞。我当时也并不知道菊花的品种,只是觉得这菊花开得美,美轮美奂,菊花的植株与山菊花的植株也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叶片也是一样的锯齿类的,只是枝叶上的花,呈现出不同凡响的美,那美,美得幽静,美得纯净,美得明净。 记得当时李老师给我们讲述过这些菊花的称谓和特色,但是当时惊诧于那菊花的美,竟然没有记住一种菊花的名字,心里就是一个字:美。虽然是十几盆,但是好像涵盖的颜色很多,有红、*、白、墨、紫、粉等颜色,花的样式都为重重的大朵花瓣,有球形抱团的,有长絮吐丝的,有爆炸蓬松的。不同的颜色和样式在正午阳光的镀膜下,泛着圆润细腻的光泽。在众人的嘈杂中,菊花是香的,淡淡的,不直插人心,沁人心脾,却萦绕在你的灵*里。 03 多年以后,我重回燕都,有一次与李老师聚会,我提起李老师的那些菊花,我说那些菊花开得真美,一直像花模子一样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李老师说,你还记得那些菊花啊!我说记得。我的其他同学也都抢着说记得。我们问李老师现在还养菊花吗?李老师说,家里还有一些,虽然换大房子了,但是菊花没有原来的那么多了。 我心里产生一种联想:心素若简,人淡如菊。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像竹简一般,平和淳朴平易近人,像菊花一样,淡泊名利淡泊荣辱,用自己的一身傲骨和执着、勤奋,赢得自己应有的位置。还记得李老师当初在课堂上向我们讲述她知青下乡那些年的苦难日子,而正是那些苦难日子锤炼了她的铮铮傲骨。 一个人就是一朵花!一种花可以象征一类人。在古代菊花一直是隐逸者的象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直是文人雅士所向往的境界。 确切地说,我是去年秋天才仔细地研究起菊花来,机缘是在*府公园门前的甬道两边,绿化部门为了喜迎国庆摆满了两排各种各样的菊花,引领这些菊花的是几株妖娆的千头菊,这几株千头菊有盏*、落金钱、新红等几个品种,像是迎宾员微笑地站立在那里。观赏菊的植株均为木化,所以能迎风站立。另外那些姹紫嫣红的菊花被摆成各种几何造型,密密麻麻地形成了菊花阵,一圈最普通的平瓣白菊花像勾边笔描画的一样圈在外面。 这些菊花从一开始被摆放在那里,就不停地被爱花的人顺手牵羊般地牵回家里,成为他们家案头最爱。好在我在他们下手之前就用相机记录她们绽放的光芒。用光芒形容花可能是夸张,但是当你看到一片片灿烂的菊花时,你也会用光芒来形容这些在肃杀的秋天里绽放的菊花。菊花,在秋天,在渐冷的人世间真的是一种脉脉温情的花朵,用自己的傲骨绽放出最倔强的姿态和最娇艳的色彩。 aAq 04 菊花的种类繁多,区分的办法也很多,其实我们平日观赏菊花大多数还是以花的颜色和形状来区分的,至于另外的那些分类都是专业研究者的任务。菊花的颜色最为丰富,有红、*、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颜色与变色,珍贵的颜色有绿菊花和墨菊等,双色和变色的花也都很珍贵,双色的有表里不一的“金背大红”和雪青花瓣上有白点的“梅花鹿”,变色的有早期晚期花色不同的“太真图”,过渡色的菊花更是数不胜数。因此,现在大多数研究者已经不再以颜色来分类菊花。 我们通常所说的菊花的颜色,或者菊花的花朵,并不是一朵简单的花朵,一朵菊花是由许多舌状花和盘状花组成的。舌状花为雌花,因品种不同可由简单的一轮至繁复的多轮组成,色彩鲜艳亮丽,是花的主色和灵*。舌状形的花瓣分为平、匙、管、畸四类。这些不同种类的花瓣又因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长絮短絮,平絮卷絮,空心实心,挺直下垂而区分为不同的种类。花盘(花心)是筒状花,形小,筒状花为两性花,筒状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盘,被培育成彩色的“托桂瓣”,筒形的花色有红、*、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这些缤纷的颜色里无一例外地吐出金*色的花蕊,像简单的桂花,吐露着芬芳。 菊花雌雄一体,按理说自己也能结子,但在自然条件下菊花很少结实,是因为外围的舌状花多为不孕性,不能结子,而中间筒状花的雌蕊成熟又早于雄蕊,这就造成了菊花的“自花不孕”。 我这里还是以菊花的颜色来描述一下菊花的美。菊花一般被称作金菊,*色是菊花中颜色最多的菊花,在民间人们也最喜欢金色的菊花,所以菊花又被称作*花、金英、*华、寿客等,在神话传说中*色的菊花有吉祥、长寿的含义。 在古诗中金色的菊花出现的频率最多,大多数古诗文都是描写*菊的,《礼记·月令篇》的“季秋之月,鞠有*华”,《诗经》里的容“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蓬,有人解释说一种野菊花),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的“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巢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甲”,范成大的“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朱淑真的“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叶舞秋风”,刘禹锡的“家家菊尽*,梁园独如霜”,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郁金*,中有孤丛色似霜”、“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李清照的“莫道不消*,帘卷西风,人比*花瘦”…… 如果想继续写下去,应该是很多很多,无法罗列。我在写文章时,最讨厌掉书袋的写法,所以在文章里很少引用前人的句子,但在这篇文章里为了突出菊花的美,也不能免俗,菊花的美已经尽在古人的诗章里,她们一直在那些优雅的意境里妖娆怒放。我最喜欢这种金亮亮的菊花颜色,金菊如果连成一片,在肃杀的秋天里更为耀眼,让人一眼望见心生温暖,不由得感叹这种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生命色彩和姿态,菊花多开于晚秋,又有晚艳、冷香之雅称。 05 我们一般常见的白色观赏菊花大多数为白毛菊,这样的菊花都是以冷艳著称,容易让人联想到林青霞的白发魔女,冷艳,冷酷,冷情。白毛菊的舌状花瓣多为卷曲放射性的飞絮,舌状花瓣像触角一样伸向不同的方向,看似杂乱无章,却被和谐地统一在花托上,白毛狮子、白松针都是她们异化的样子,这些名字也更形象地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白牡丹的舌状花瓣则较短,并且统一地呈包围状簇拥在一起,开散了之后,花瓣也松散开来。白中带绿的花,或者白中带*的花,她们的花瓣像花针一样,不再呈现舌状,已经畸变,花尖呈现蜷曲,但不是那种变节的卷曲,即使是卷曲,也要倔强地停止躯干,并且都方向一致地蜷曲,白鸥逐波、白玉珠帘等都是她们美好的名称。我这里不由得赞叹中文的诗意,只有中文才能蕴含这么多的诗意,才能形容出白菊花的这种中国美。 *色和白色是菊花最为常见的颜色,最常见的还有紫色和红色的菊花。其他颜色的菊花均为以上花色的变种和演义。在描述菊花的颜色时,我发现单单以颜色来描述菊花,还真的就写不清楚菊花的美,这里还要再详尽地描述一下菊花的形状,菊花之所以美得让人心醉,除了颜色,还因为她那千姿百态的妖娆。 我这里结合平时的认识和网上来的知识,详细地描写一下菊花的姿态,很多菊花的知识都是前人的功绩,我只是一个转述者。菊花按照花的舌瓣瓣形和花形分类,可以分为平瓣、匙瓣、管瓣、桂瓣、畸瓣五类,前面我们已经简述过。 06 平瓣类,就是花瓣较为平展的一类,这是我们最常见的那些普通菊花,其貌不扬,是隐逸者中的隐逸者。宽带型,舌状花宽而平直,有简单的一至两轮花瓣,平展直伸或带状下垂,盘状花金色外露。如“帅旗”。荷花型,舌状花瓣似荷,三至六轮,如观音之手含抱,盘状花盛开时外露。如“太液池荷”。芍药型,舌状花瓣多轮,内外轮花瓣近乎等长,外轮花瓣直接伸出,内轮花瓣向心拢抱,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或微露。如“绿牡丹”。平盘型,舌状花瓣多轮至重轮,花瓣直狭平展斜出,外轮瓣长,而中内轮瓣层层缩短,全花顶部稍平,如盘状,心花正常,盛开时半露到不露。如“红旗”。翻卷型,舌状花瓣多轮,间或有狭匙瓣,外翻内卷,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或微露。如“永寿墨”。叠球型,舌状花瓣多轮,外瓣有匙瓣或管瓣,内轮排列紧密整齐,鳞次栉比呈球形,或疏松呈半圆形,内抱或乱抱,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如“西厢待月”。 匙瓣类,就是花瓣像汤匙类的菊花,花瓣有卷首的效果,可以承接露水。匙荷型,拱状匙瓣一至三轮,全花整齐顶平或略呈球状,心花正常或稀少、露心。如“墨麒麟”。雀舌型,舌状花多轮至重轮,外轮狭匙瓣直伸,瓣端匙口的底部扩大,端尖形如雀舌,心花发达或稀少。如“金雀”。蜂窝型,舌状花多轮,短匙瓣,全花呈球形,短小诸瓣近乎直立,排列整齐,露出瓣口如铃口状,全形如蜂窝。如“白银雪球”。莲座型,舌状花匙瓣多轮,外轮长、内轮短,内抱呈莲座形,盘状花盛开时外露或微露。如“太真含笑”。卷散型,舌状花多轮,多为狭长匙瓣或狭平瓣,内轮卷曲,内抱或散抱,外轮长而飘垂,外卷内散,盛开时盘状花外露或微露。如“平沙落雁”。匙球型,舌状花匙瓣,间有平瓣,多轮,排列整齐,花瓣内曲,合抱呈球形或外轮下垂,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如“仙露蟠桃”。 管瓣类,就是花瓣卷曲独立如管,花的里外颜色有的为单一色,有的为双色。单管型,舌状花一至三轮,中粗直管,间或有钩拱匙瓣,四出辐射如光线状,心花发达,或内有轮短曲瓣,如颈饰。如“月明星稀”。翎管型,舌状花管瓣多轮,中管直伸,内外轮近等长,盘状花稀少或缺如。如“*香梨”。管盘型,舌状花中管瓣多轮,外轮长而直伸,内轮短而内曲,盘状花稀少。如“旭日东升”。松针型,舌状花管瓣多轮,细长直射,盘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如“白松针”。疏管型,舌状花管瓣多轮,疏松,内外轮近等长,盘状花稀少。如“千尺飞流”。管球型,舌状花管瓣多轮,弯曲多封头,旋抱呈球型,盘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如“*夔龙”。丝发型,舌状花管瓣细管,长而下垂,盘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如“十丈珠帘”。飞舞型,舌状花管瓣疏松,外轮长飘垂,内轮渐短内抱。如“朱砂夔龙”。钩环型,舌状花管瓣,间有匙瓣、平瓣,多轮,尖端弯曲呈环状,内抱或乱抱,外轮下垂,盘状花显著,盛开时外露或微露。如“碧玉钩盘”。贯珠型,舌状花细管尖端卷曲珠状,外轮长、平伸或下垂,内轮短,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如“珠落玉盘”。针管型,舌状花多轮,主为细钩管,四出直伸或下垂,花心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露心。如“阳炎”。 桂瓣类,就是盘状花较为突出的一类,此种类型的菊花以盘状花为主,管状的花蕊吐出桂花一样的花心。而舌状花则退化成可有可无的花瓣,居为烘托主角的位置。平桂型,舌状花平瓣一至两轮,盘状花显著管状,有的呈现出隆起的半圆形,如“银盘托桂”。匙桂型,舌状花匙瓣一至两轮,盘状花显著突出,呈现星管状。如“雀舌托桂”。管桂型,舌状花管瓣一至两轮,盘状花显著,呈现星管状。如“蟾宫桂色”。全桂型,全部花瓣为桂瓣。 畸瓣类,就是舌状花瓣变成畸形的一类。龙爪型,舌状花管瓣,间有平瓣,尖端破裂呈龙爪状,盘状花稀少或显著。如“千手观音”。毛刺型,舌状花为平瓣、匙瓣或管瓣,一至多轮,瓣上附有毛刺,盘状花稀少或显著。如“麻姑献瑞”。剪绒型,瓣短宽,尖端开裂。如“*剪绒”。 07 这么多种类的菊花让人看了容易头昏眼花,其实掌握了菊花舌瓣花的五种基本类型,就几乎可以知道菊花的种类了。我们在平日里欣赏菊花时,并不是考虑菊花的种类,而只是在乎她们那幽静的美,那种美只要赏心悦目即可,这种赏心悦目的美能在一个人的心灵里产生一种看花非花的喜悦。 菊花应该开在陶渊明的东篱下,开在*巢的长安里,开在孟浩然的故人庄里,开在李清照的《醉花阴》里。今年在公园的甬道上,没有再见到那些姿态各异的菊花,那个位置从夏到秋被一些颜色各异的天竺葵(洋绣球)取代,这是一种花期相当长的花,我不喜欢这些发出一种奇怪味道的花朵,尽管天竺葵的花语为“偶然的相遇,幸福就在你身边”。 寒潮袭来的时候,我在云之南倒是看见了一丛丛盛开的菊花,还见到了一些未曾见过的菊花,漫步花丛,一一观赏,对照那些诗意盎然的花名,有一种遇见故人的心领神会和喜悦,那是灵*与灵*的遇见,是生命里的一种偶然与必然。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让自己的生命和心灵里开出一种高洁而孤傲的菊花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jj/11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烧*骨鱼,香嫩营养好吃,有它能多下一碗
- 下一篇文章: 川味*辣丁,麻辣鲜香嫩,无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