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南京大学刘永学教授作为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Science》发表了题为“Chronicoilinginglobaloceans”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在在全球海面油膜遥感监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南京大学为本文唯一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单位。截至发稿前,从年度国内高校Nature\Science的发文量来看,南京大学与清华并列第2位,分别发表了6篇。仅比第一名的北京大学少1篇。

刘永学教授团队利用遥感大数据,首次勾绘了全球海面油膜的空间分布,构建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位置明晰的海面油膜持续固定排放源清单,确定了不同来源海面油膜的贡献比例,从而改善了对海面油膜来源的结构性认知。

刘永学团队首次勾绘全球海面油膜的空间分布

本研究成果可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及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SDG-14)提供最先进的监测基准,为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污染治理、环境监管等提供重要的先验知识与决策依据,亦可为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海面油膜全自动提取、监测等提供大型训练数据集。

图1:海面油膜来源(天然烃渗漏、油气平台/管道、船舶及陆源排放)与贡献。

海面油膜来源庞杂,可归纳为自然源(海底油气藏的天然烃渗漏)与人为源(船舶、油气平台/管道及陆源排放等)(图1)。相对于前者,人类活动产生的油膜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影响更大,厘清自然/人为来源比例对海洋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受限于油膜分布广泛、位置不定、过程短暂、形态多变等特性,全球尺度海面油膜分布特征尚不清晰,界定不同来源的贡献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研究从GoogleEarthEngine云计算平台获取、处理了–年56万余景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提出了半自动化海面油膜识别、提取与分类框架,首次建立了全球10m分辨率海面油膜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研究回答了全球海面油膜分布、固定持续排放源清单、以及人为/自然来源贡献比例等问题。

(1)全球海面油膜分布。全球海面油膜近岸分布特征明显,50%的油膜集中于距岸38千米海域内(图2A)。油膜聚集程度在不同海区差异明显,在爪哇海、南海、几内亚湾及其周边海域,海面油膜污染最为严重(图2B)。在航运繁忙海域,研究还首次观测到21条与航线高度吻合的高密度油膜污染带(图3)。

图2:全球海面油膜距岸分布直方图(A)、各海区油膜累积面积和归一化面积(B)及不同来源油膜占比(C)。

图3:全球海面油膜空间分布(–)。A:油膜归一化面积(0.1°×0.1°格网);B–G:检测到的高密度溢油污染带。

(2)固定持续排放源清单。根据油膜在时序影像中的空间聚集特征,结合已有的海底油气管道数据、课题组先前构建的全球海洋油气开发平台数据库等,构建了海面油膜持续固定排放源清单(含自然渗漏、油气平台/管道等)(图4)。研究发现的海底天然烃渗漏的数量(处)远多于以往报告(处);研究新发现的处与油气平台/管道相关的油膜聚集中心,绝大多数未曾报道。

图4:全球海面油膜聚集中心分布。A:天然渗漏中心、油气平台/管道油膜中心的全球分布;B–L:各区域放大图(括号内数字表示各聚集中心的油膜检测频率范围)。

(3)人为/自然来源贡献比例。研究发现人类活动是全球海面油膜的最主要来源(占油膜总检测面积的94%),其比例远高于天然烃渗漏产生的油膜(占比6%)。与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NRC)估算结果(–,自然源与人为源分别为46%,54%,按体积计)相比,人为源油膜占比增长了近一倍,这揭示了过去20年人类活动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被严重低估。

来源

TOP大学来了

责编

王梓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xw/12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