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桃树的病虫害较多,其以炭疽病和流胶病最让果农心烦,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病虫害的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希望果农能够减少损失,提高果品质量。

桃炭疽病

1、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和枝梢,也能为害叶部。被害果实,果面初呈水渍状绿褐病斑,后变暗褐色,渐干缩,气候潮湿时,在病斑上生出粉红色小粒,即病菌孢子。病果干缩,脱落或挂于树枝上。枝梢受害,初呈水渍状浅褐色病斑,后变褐色,为长椭圆形,边缘稍带红色,稍凹陷,表面生有粉红色小粒点。病斑绕枝一周后,枝条枯死。叶片以上嫩叶上发病最多,常以主脉为轴心向正面卷成管状,萎缩下垂。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潜伏在病枝或僵果的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早春气温回升,湿度适宜,即产生孢子,随风雨和昆虫传播,引起再次侵染。根据观察当气温在10~12℃,平均湿度在80%以上就能产生孢子。该病在桃的整个生长期内均可以侵害。南方发病较早在4~5月份,北方6~7月份大量发生。该病为害造成落果及枝梢的衰弱和死亡。此病在连续阴雨时易于发病。

3、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清除僵果和病枝,清除病源。注意桃园排水。药剂防治于早春芽萌动前喷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落花后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倍的50%托布津、25%多菌灵、50%退菌特,共喷3~4次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桃流胶病

该病在各桃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在南方高温多湿的地区发生较为普通,北方桃发生较轻。据近年的研究,此病分为两种,即流胶病和疣皮病,其区别是流胶病始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疣皮病始发生在1~2年枝上,一般当年不流胶。

1、流胶病

干枝上均可发生多年生枝干上染病后呈1~2厘米的水泡状隆起,一年生新梢常以皮孔为中心,呈突起状。染病部位渗出透明柔软的胶液,与空气接触后变成茶褐色的胶块,导致枝干溃疡,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

2、疣皮病

发病初期在1~2年生枝的皮孔上发生疣状小突起,渐发展成约4厘米直径疣状病斑,表面散生小黑点(分生孢子)。第二年春夏病斑扩大,破裂,溢出树脂,枝条变粗糙而黑,严重时枝条皮层坏死而干枯。

桃流胶病是真菌侵染和生理性原因共同造成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引起流胶,削弱树势。土壤黏重、氮肥过多、连作重茬、排水不良、夏季重修剪、虫害伤口等都能加剧流胶。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做好树体保护工作。通过防治枝干病虫害、预防冻害及机械伤害等措施预防。感病树,结合冬剪剪除病枝,早春发病前削除枝干上的胶块,盖抹1.~1.克/毫升的石硫合剂。

这就是炭疽病和流胶病的主要介绍和防治方法,如果果农有更好方法或者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沟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yl/1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