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个故事,不同的阅读方法,效果天壤之
01 最近后台读者们提问阅读方法的特别多,我就整理了一下上个月一次关于阅读的讲座内容,和大家分享下,我主要讲如何做主动阅读。 孩子到了六岁的时候,大脑就像一块海绵,吸收知识的能力和愿望特别强,这个时候的阅读就应该作为一个主要的输入端口。 但是家长往往在这个阶段重视阅读的量,而忽略了阅读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主动阅读。 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是相对的。 是不是说被动阅读就一定不好呢?不是!被动阅读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是很有用处的。 ?比如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大人读一句话,再让小孩子跟读。 ?比如家长会读:“小猫咪从树上跳了下来,轻轻的落地”,你就让孩子复述,按照你的语调去复述这句话,复述练孩子语言的 度是很有好处的。 被动的阅读可以用来扩展知识。 ?比如说你要扩展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读科普类或者其他各种领域的书增长知识,例如什么是城堡,什么是交通等等。这个对孩子感知世界有很大的好处。 但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探究精神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增强,而不是因为知识的增加逐渐思维固化。我们经常用成年人的视角把一个故事的教育意义去传递给孩子,这时候就容易忽略了孩子主动思考的过程。 02 我们会带孩子讲很多的寓言,讲很多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去告诉孩子一些道理。 ??我就以《小猫钓鱼》为例,告诉大家怎样主动阅读。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 小猫跟着妈妈和姐姐去钓鱼,妈妈和姐姐钓鱼很认真,小猫一会去玩蝴蝶,一会儿去玩蜻蜓,结果一条鱼没有钓到。相反姐姐在旁边很认真,钓到了很多鱼。 我们让孩子复述这个故事,然后会告诉孩子:你看看,做事情一定要认真啊,不要三心二意,对不对? 这个是被动阅读,孩子根本没有思考,大人就直接将结论告诉孩子。最重要的是,这是大人的观点,就一定对吗?站在孩子的视角是不是这个结论呢? 但是主动阅读和这个不一样。主动阅读是以培养思维方式为主的阅读,它是要训练孩子思考,而不是让孩子完全被动的接受。??比如说同样是《小猫钓鱼》,主动的阅读是这样做的: 你在讲这个故事之前,你可以说:“Hey!我们现在要读本书,叫《小猫钓鱼》。”你可以先问孩子:“鱼在水里面,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把鱼抓到?”让他去想。 小孩子很愿意想这个,这个就比你直接翻开书给孩子讲钓鱼的过程要吸引人得多。 先问他怎么样把鱼抓上来,孩子可能会跟他以前那些童书结合起来,说一些抓鱼的方法。 比如大眼睛当时说:“哦,我知道啊!熊可以站在小溪旁边,看到鱼蹦出来就把他一把抓住啊!” 你就可以告诉孩子,熊为什么能够抓到鱼呢?因为它看得准,动作很迅速,所以你要训练自己的速度。 你就可以带孩子去做体育训练,用这个去激励他运动,训练他的速度,训练他的手眼协调。 你可以接着问孩子:“这次鱼在水底下,不蹦出来,那你怎么去抓鱼呢?” 可能孩子就会想想其他方法:“对呀,鱼不跳出来,我动作再快,也抓不住鱼,怎么办呢?” 有的孩子可能就会说我到水里去抓,那你就要告诉孩子,你应该去学会游泳。 你就可以引导他去训练一个新的技能,他就会觉得游泳是个很有意思很有用的事情。 等孩子想得差不多了,你可以告诉他:“还有一种方法是钓鱼。”有的孩子知道钓鱼,那你就问他:“如果是钓鱼的话OK,你知道钓鱼应该分成几个步骤,都用什么来钓鱼呢?” 这个时候孩子会在脑海里回想以前钓鱼的经历,或用以前的知识做连接,他可能会说我首先需要一个鱼竿。 这时候你可以跟他画出鱼竿、鱼线和钩子,你可以给他讲钓鱼的过程,为什么有鱼饵? 我还和大眼睛试过,我用我的小手指头勾起来,对大眼睛说这个就是鱼钩,然后让孩子假装是鱼,然后让他的手指头勾到我的手指头。 他特别愿意玩儿这个动作,他有一段时间会经常跟我说:“爸爸,我们再玩儿会儿钓鱼的游戏吧!”这个其实都是你和孩子拉近距离,拉近亲子关系的好方法。 我曾经画过一个图告诉孩子,鱼钩是什么样子的?鱼饵是做什么用的?都用图解释清楚了。然后我问:“当我们把鱼钩沉到水下之后,我们也看不到鱼,这个时候我们要做什么?” 这时候,我其实就是在一点点的引导孩子要耐心,要学会等待。 我是用正向的逻辑,用直接的逻辑告诉他,我通过跟他研究这个过程让他明白钓鱼需要去等待。我不会通过间接的逻辑,也就是惩罚的逻辑去告诉他,你看这个小猫因为不懂得等待,所以没有钓到鱼。 这是一个拐弯儿的逻辑,是反着说的。孩子会觉得小猫活该,但是好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03 正向的逻辑,就是通过引导孩子思考研究出来的逻辑,能让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这就是主动阅读,让孩子自己探究出结论。这个过程,还可以去训练孩子做决定的能力,不管站在成年人的视角,还是站在小孩子的视角,都是一样的。 ?比如,我在钓鱼,蝴蝶飞过来了,我去跟蝴蝶玩一会儿,这有错吗?没错呀!谁不想玩呢?但是你可以这样问孩子:“假如你是小猫咪,你在钓鱼,蝴蝶飞过来了,你是选择玩一会儿呢还是钓鱼呢?” 有的孩子会比较乖选择继续钓鱼。有的孩子会选择说:“我去玩儿蝴蝶!”那你就可以问他:“如果你选择玩蝴蝶,你之前要做什么之后要做什么呢?” 这样你就可以引导孩子,蝴蝶是可以玩儿的,但是你要准时回来,要记住你自己在做的主要事情是什么。 你还可以训练孩子的管理自己的能力。 你可以去玩蝴蝶,那么在玩蝴蝶之前,你要怎么去放好你的鱼竿呢?你可以把你家的地板当作河,沙发当作岸,用一个小的筷子去模仿鱼竿,让孩子想怎样放置鱼杆。孩子就会明白要提前把手里的东西安置好,然后再去玩儿蝴蝶。那他做决定的能力和习惯,慢慢就建立起来了。 这种阅读的方法就是主动的阅读。它看起来好像把一个故事拆的很散,但是实际上孩子对于这种故事是能够记下来的,并且印象深刻。其实在孩子阅读故事的过程当中,每一页的画面每一个过程都有很多点可以引发出来,去训练孩子在不同维度思考问题。 大家好,最近来了很多新朋友,感谢大家对大眼睛爸爸公号的肯定与鼓励。 开号快2年,写了近篇文章。我的文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倡导“国际家庭教育”。为了方便新朋友阅读,老朋友回顾,我最近做了主题专辑合集,大家按需选择阅读: #国际教育和理念 #双语阅读、逻辑思维 #英语学习 #我的观点#个人感悟后台回复关键词“语法资料”、“思维导图”、“成长规划”、“桌游词汇练习”,领取大眼睛爸爸为大家准备的好资源。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想和大家说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zy/7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华诚认证发布国内首个汽车芯片功能安全和信
- 下一篇文章: 同样的蓟马药效果差别大,你知道错在哪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