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问题肺癌术后基因检测EGFR敏感突变
在靶向治疗应用前,研究证实,中晚期肺癌的生存期平均4.3年,早期肺癌9.4年。靶向药应用后,一直作为晚期肺癌一线治疗方案。但是对于能够接受手术的肺癌患者,术后基因检测EGFR敏感突变,之后的治疗方案如何制定,这时就抛出了一个问题: EGFR突变NSCLC术后辅助治疗:靶向?化疗?还是等复发后在吃靶向药?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复习一下医院吴一龙教授带领,历时8年完成大型III期临床研究结果。 该研究首次强而有力证实靶向治疗可从肺癌晚期提前至中早期,手术切除肿瘤后马上EGFR-TKI辅助治疗2年,比术后化疗显著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10.7个月,复发、死亡风险降低40%! 成果 作者钟文昭教授指出,尝试早期肺癌手术后靶向辅助治疗,属于提早应用。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肿瘤增大、淋巴肿,在影像学发现术后复发证据前,93%可通过血检发现“微转移”了。“提早应用靶向辅助治疗到肺癌术后,就是为了尽早控制‘微转移’。”钟文昭说。 该研究要针对的是在有EGFR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使用EGFR-TKI辅助治疗来取代辅助化疗的可能性。 剔除辅助化疗获益不明确的IB期患者,仅限于纳入EGFR突变阳性的Ⅱ~ⅢA期(N1-N2)的患者。 研究自年9月19日至年4月24日,共筛选例肺癌术后病人。 结果显示,吉非替尼组与化疗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期分别为28.7个月、18.0个月,吉非替尼可显著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时间达10.7个月,复发和死亡风险降低40%! 而且更多微转移的N2患者比N1患者获益更大。副作用方面,吉非替尼组中未观察到间质性肺部疾病。相比“杀伤力大”的化疗组患者不愿继续治疗者众,吉非替尼组依从性良好,约70%的患者接受辅助治疗超过1.5年。 那么,到底是不是所有肺癌患者术后都可以使用靶向治疗呢?答案当然不是全部的肺癌患者。这里需要划重点划重点划重点:术后靶向辅助治疗的获益人群,即有EGFR突变、有淋巴转移的Ⅱ~ⅢA(N1~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 因此,能够接受手术的肺癌患者也一定要重视基因检测,看是否有EGFR敏感突变! 上海允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service yymedicine.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zy/8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万敏保洁劳务春分之后要吃这些东西
- 下一篇文章: 原来ldquo错换人生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