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子,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馓子色泽*亮,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干吃香脆可口,泡过牛奶后入口即化。

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那时候,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

多年前,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招*》篇中,就有“粔籹蜜饵,有餭兮”的句子。著名宋代词人、美食家林洪考证:“粔籹乃蜜面而少润者”“餭乃寒具食,无可疑也”。

新中国成立后,寒食节逐步与清明节融合在一天,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也早已遗失,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喜爱,时至今日,仍然是老少皆宜的时令食品。

馓子

食材:

食盐2克

植物油克

面粉克

植物油适量

制作:

1、首先拿一个面盆,放入准备好的食盐、植物油、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用筷子把食盐搅匀化开,再放入放入准备好的面粉。

2、先用筷子搅拌成面絮,搅成面絮以后的面粉就不太粘手,然后把面絮揉成柔软光滑有筋力。

3、再用小刷子在面团表面刷上一层植物油,再蒙上一层保鲜膜醒发35分钟。

4、35分钟以后,把面团子放在案板上擀平,不用擀得太薄。

5、然后用刀切成一厘米左右的长条,刷上植物油,不然容易粘在一起。

6、然后把长条摆在一起,盖上保鲜膜再饧15分钟。

7、15分钟以后,把长条在案板上反复揉压后,搓成圆条,尽量的搓匀一点,搓细一点,在盆底抹上植物油,把圆条盘成圆盘放入盆中。

8、然后再在盘好的粗条上面刷上一层植物油,依次把这些长条都搓成粗条,搓好以后,刷好植物油,盆中再次盖上保鲜膜,饧发35分钟。

9、时间到后以后,把锅内烧油,圆条已经饧发好了,接下来将面条的一头夹在左手的虎口处,用右手把面条往外拉成细条,不要用力过猛,免得把面条拉扯断。

10、拉好以后,把面条在另一个手指上缠7-8圈,再取一双筷子,撑在缠好的面条圈内,用双手拿住两头,往外轻拉至20厘米左右长。

投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稍微定型后,转动一下筷子,然后抽出筷子,这个过程要开小火,慢慢炸至定型。

变成微*后,翻至另一面,最后颜色呈金*色捞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xw/1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