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皮肤病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山豆根的人工种植现已较为普遍,人们在长时间的生产管理过程中积累总结了较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在苗木培育、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已逐渐成熟,足以指导山豆根种植的日常管理需要。现就退耕还林林下种植山豆根的种植小班郁闭度调整控制、种植密度、整地方式和抚育管理等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催芽育苗

山豆根从下种到采挖至少需要3年,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要求以及生长周期长等因素制约其规模化种植。因此目前在广西、云南等地,并未形成大规模种植,而是农户自发分散种植。

山豆根一般都是采用种子繁殖的方式进行种植,播种的时间一般是春季,种子采集是在每年的十月份左右进行。播种的时候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分别是直播和育苗移栽。直播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采用穴播的方式进行,这样就能合理的保证种植的密度,播种的密度一般保持行间距四十厘米,株间距三十五厘米。育苗移栽的话就可以直接将种子均匀的撒在苗床上进行育苗,然后经常浇水(水中加入0.3%益富源催芽生根液稀释液有助于催芽)保持苗床湿润,等幼苗出苗之后,再按照合理的密度进行栽种。

山豆根播种之后一般半个月左右就能出苗,等幼苗出苗之后,需要观察幼苗的出苗情况,及时的进行补苗,保证田间齐苗。山豆根生长的前期,生长速度是非常缓慢的,所以田间容易滋生杂草,为了避免养分被杂草吸收,那就需要进行中耕除草。除草的时候要进行浅锄,以免伤到山豆根的根部。还有就是要保持田间土壤湿润,适当的进行浇水,有利于根部的壮大,同时也要避免田间出现积水,在雨水较多的时候进行排水,还有就是浇水量也不能太大。 就是要做好追肥管理,促进植株的生长,由于山豆根的固氮性很强,所以氮肥的需求量不大,但也需要适当的追施氮肥,其次就是要合理地进行根外施肥,主要是以复合肥、磷肥和微肥为主。 就是适当的喷施叶面肥以及生长激素,这对山豆根的生长都是有益的。

二、大亩种植技术

1、种植小班郁闭度调整控制:

山豆根幼苗期喜50—60%荫蔽度,1年后喜25—40%荫蔽度。根据山豆根这一特性,若种植小班郁闭度60%的,造林密度过大的范围,对林木进行适当间伐,造林密度合理的范围,对林木进行适当整枝,通过间伐和整枝,把小班郁闭度下调整到合理情形;若种植小班郁闭度50%的,可利用其它小班间伐和整枝的剩余树干和枝叶搭建荫蔽度为50—60%的遮阳棚,对海拨较高,四季天气较凉爽的区域,可不搭建遮阳棚。种植1年后,根据山豆根植株的长势,或拆除遮阳棚或适当对林木进行缩枝,逐步减小郁闭度,增加光照。但郁闭度不得低于0.3,以免影响退耕还林地的生态功能。

2、种植密度

由于是石山区造林株行距不规则,其种植密度则根据退耕地的林木保存情况和生长情况及种植小班的坡位和坡向而定。在东面坡可种植密一些,在西面坡适当种疏一些。林木保存和生长状况良的,若经过郁闭度调整的小班可种密一些,不对郁闭度进行调整的小班可种疏一些。密植的地方株行距不得小于50cm*60cm。一般每平方米可种植—株。

3、发酵腐殖质肥料

益富源生物有机肥发酵剂1瓶+枯草、树叶-公斤+-公斤人畜粪便,拌匀堆积发酵7-15天即可。

4、整地方式

为有效保护现地方式,穴的长宽深规格为30*30*30。挖坑时应先挖明坑,然后将发酵好腐殖质肥料填人坑底,再表土回土覆盖等特雨水季节种植。有条件的每坑施放N:P:K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0.1千克。

5、抚育管理

为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保持林地原有生态功能,应采用蔸抚方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xw/1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