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药语心说的第20篇文章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说起“酒驾”,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很危险的,但是你知道吗?有些药吃了也不能开车!“药驾”和“酒驾”一样危险。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和药学专家临床经验,有七大类药物会对驾驶产生影响,它们分别是:抗组胺药、抗抑郁、焦虑类药、镇静催眠类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心脏病用药以及降血糖类药。其中,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抗过敏药就包含在其中。尤其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正是过敏性疾病的多发期,不少患者为了缓解症状都会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

那么,问题来了——服用抗过敏药后,该不该开车?能不能开车?

目前,抗过敏药物有三代,各有不同的优缺点。

我们知道,常用的 代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 那敏(扑尔敏)等,是20世纪30年代末研制成的药物,应用历史长,也最为大众熟悉。该类药物一天需服用多次,不过该药物会产生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为了安全,不应在车辆驾驶期间使用。其中以苯海拉明和 嗪最为明显,因此药品说明书上也告诫驾驶员或高空作业者工作期间不宜使用这类药物。

为克服 代抗组胺药物的不良反应,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应运而生,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阿司咪唑(息斯敏)、阿伐斯汀(新敏乐)、左卡巴斯汀(立复汀)及咪唑斯汀等。该类药物一天服药次数少,嗜睡作用轻或几乎无嗜睡,无口干,起效快,作用强,是目前抗过敏治疗的 。

第三代抗过敏药是第二代抗过敏药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等,这一类药的研发定位是希望中枢系统的不良反应小于第二代,价格较高。

综上所述,为确保驾驶安全,临床药师建议:驾驶员在服用 、第二代抗过敏药后,8~12小时内不要开车哦。该类药物 晚间服用,如果白天服用,应在家休息,特别是驾驶员,千万不要驾驶汽车,如果老年人服用,不宜自行上街以免跌倒。

作者:医院主管药师

审核:医院主管药师

排版:医院主管药师

终审:医院副主任药师

(文中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过敏性疾病专区精选

1.我有一个朋友,问:过敏体质人群可以接种疫苗吗?

2.哮喘来袭,SABA出击!

3.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等口服剂型儿童可以长期服用吗

4.送给过敏性鼻炎的养生礼

5.春天到,鼻炎闹,洗鼻小知识你知道多少?

6.妊娠期遇上过敏性鼻炎,该如何应对?

7.过敏性鼻炎可以长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吗?

8.正确使用滴眼液——这些细节要牢记!

9.药师说--过敏性结膜炎用药

10.过敏疾病知多少

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药学科普专委会主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dougena.com/bdgxw/7979.html